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30 12: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教案

教学目的:
欣赏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熟悉乐曲及主题。
通过聆听、学唱、合奏、吟诵的方式,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在学生演唱、演奏、吟诵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民乐“诗乐合一”的和谐美,感受《春江花月夜》中的文学美、音乐美和意境美。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换头合尾”;
熟悉乐曲及主题,能够演唱、演奏主题旋律,培养简单的合奏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合约合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吟诵、唱曲、合奏,引导学生感受《春江花月夜》乐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通过吟诵、唱曲演奏和带领学生逐步感受乐曲的文学美、音乐美和意境美)
导入:
(教师用古筝演奏《春江花月夜》乐曲的主题部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民族乐器有有哪些吗?
生:二胡、琵琶、古筝、竹笛、
师:(在学生回答乐器时,说出诗句)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些诗中,把这些乐器民乐描写的生动形象。
师:(学生提到古筝时,紧接着问道)那你知道古筝有哪些作品吗?
生:《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战台风》《汉宫秋月》。
师:相信同学们听过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一段古筝旋律,希望同学们做老师的钟子期。看看同学们能从我的琴声中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老师范奏《春江花月夜》)
师:你从老师的琴声中联想到怎样的画面呢?
生:1、2、3、4
二、文学美: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非常好。其实在刚才的演奏中,我想描绘的师这样的一幅画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PPT出示诗句)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齐读一遍。
师:这两句诗描绘怎样的画面呢?说的是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了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铺开千里万里,这春江水的每个地方都闪耀着明亮的月光。
师: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代表《春江花月夜》,因为它描绘的绝美景色和意境,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ppt出示标题《春江花月夜》)
师;请同学们带着诗意的美,和着老师的伴奏,再来吟诵一遍。
师:“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刚才王老师弹奏的这一段旋律,其实就是于这首诗同名的作品《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旋律。
三、音乐美:
师:同学们,古人必先有诗,而后以乐和之。如果说刚才我们一起感吟诵的《春江花月夜》实在是在诗意中感受到了这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没。接下来,我们又会从这《春江花月夜》的音乐中发现她别样的美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春江花月夜》最早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后以此改编成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他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的迷人景色,展现在我们面前。
全曲共八个乐段:
①江楼钟鼓②月上东山③花影层叠④水云深际⑤渔歌唱晚⑥回澜拍岸⑦欸乃归舟⑧尾声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听他的第一部分“江楼钟鼓”(ppt出示乐谱)
师:同学们,你们在这段主题中听到了那些乐器呢?
生:(琵琶、古筝、箫等)。
师:请同学们看谱例,我们一起轻声唱一唱这段主题。在唱的同时,我们观察一下,这段旋律的每一个乐句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这一段旋律就是《春江花月夜》全曲的主题。这段主题中,琵琶用弹挑、轮指等手法模仿江边楼上由远及近的阵阵鼓声。而箫和筝紧接着奏出轻微的波音,犹如江面上阵阵的涟漪。继而二胡和乐队齐奏出具有江南风格的音乐主题,静谧、低回、婉转如歌。乐曲间同音相连,委婉平和。
师:同学们,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非常美!我们再来唱一遍。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PPT标记出同音)这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鱼咬尾”,也叫“同音相连 ”。
(分组演唱主题旋律,感受鱼咬尾。方法:将全班分成五小组,每组唱一句,依次接唱,最后一句全体一起唱。)
三、意境美:
(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对比归纳出“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体会音乐的意境之美。)
(播放课件:欣赏“月上东山”)
师:同学们唱的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带着问题聆听《春江花月夜》的第二部分。(1)、这段音乐的意境怎样?(2)、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
生:宁静、安静、朦胧的。像是海上升明月的样子。
师:同学们回答的不错。这正式是乐曲的第二段“月上东山”。音乐宁静、幽雅,描绘了夜色朦胧、明月升空的迷人景色。
(PPT呈现“月上东山”的结尾与主题结尾的对比,同学们一起找出“合尾”的创作手法。)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段和第一乐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这段旋律的结尾与主题结尾基本相同。
师:好的,请同学们接着欣赏乐曲的第三乐段“花影层叠”。继续带着问题聆听。
(1)、这段音乐的的主奏乐器又是什么?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形象 ?
(2)、结尾和前面两段有相同之处吗?
生:回答问题。
师:这是乐曲的第三乐段。在六小节舒缓的音乐后,琵琶华丽地奏出四个节奏急促的华彩乐旬,犹如阵阵晚风吹皱一江春水,水中花影随风摇摆、纷乱层叠。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三个乐段的结尾对比一下。(PPT呈现)发现了什么?
生:前面变化后面相同。前面部分是主题的变奏,最后结束则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
师:这种创作手法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叫做“换头合尾 ”。
师:其实全曲每个乐段的结尾都是以相同的音结束,运用“换头合尾”的手法体现了各段落间“殊途同归”的关系,使不同段落的音乐形象和谐统一。
师:同学们,这也体现了“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四、活动:
打击乐合奏第七乐段《欸乃归舟》。在伴奏下,在同音部分敲击双响筒或者响板木鱼。
(或者欣赏《08年奥运开幕式》)
五、总结:
同学们,《春江花月夜》能够有如此名气不无道理,全曲一气贯通,营造的意境是悠远,空灵,宁静舒适,清新与自然。将明月,江水之景与听者的情 糅合在一起,以景衬情,以情烘托景,乐曲中江月之境描绘出的是自然与人生结合的和谐之美,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欣赏,能够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一样,都极富魅力。
同学们记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播放电影片段《闪光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