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鸿雁》
第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鸿雁》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学科第1册随心唱响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唱《鸿雁》,使学生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初步了解并喜爱蒙族民歌,热爱蒙族音乐文化。
2.通过听赏、感受、模唱,能用自然、深情的声音熟练演唱《鸿雁》,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3.会运用前倚音的唱法,来表现歌曲辽阔优美的意境,并初步了解蒙族的马头琴、呼麦。
重点难点
通过听、唱、表演等音乐形式,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乡之情,能用自然、深情的声音演唱,体验并喜欢蒙古族音乐。
学习资源开发
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频视频资料、钢琴、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今天老师首先给大家播放几段音乐,同学们听听看,你们能听出来这几首歌曲分别是来自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呢?(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青藏高原——西藏,天堂——蒙古)师:那大家喜欢听这些由民歌改编而成的音乐吗?(学生回答:喜欢)师:既然你们都这么喜欢,那老师也给大家演唱一首民歌,大家欢不欢迎?
新课讲授
直接揭示课题,师弹唱导入
师:有同学知道老师刚才演唱的歌曲的名字吗?(生:《鸿雁》)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歌曲!那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吗?(蒙古族)蒙古分布于我国北部,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千百年来,内蒙古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播放PPT,同学们看,这是蒙族人民在草原上载歌载舞,这是蒙古草原的美丽风景,这是他们精美的服饰……)蒙古族的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亢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豪放的性格,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听赏音频,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情绪(播放降央卓玛版本)
师:下面我们来完整聆听一遍音频,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边思考边聆听,(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播放PPT)
生自由回答,最后师总结(歌曲一开始情绪是比较伤感忧郁的,后来又不乏热情豪放的阳刚之气,表达了深情沉重的思乡之情,唱出了蒙族人民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更体现了草原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
师:那大家知道《鸿雁》这首歌的背景吗?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找学生读:《鸿雁》原名《鸿嘎鲁》,是白天鹅的意思,这原本是一首敬酒歌曲,到上世纪50年代,由于翻译词义的演变,把白天鹅译成鸿雁,歌词大意也有所改变。鸿雁是一种候鸟,每年秋季南迁,春来北归,所以歌词也是借鸿雁来比喻游子,表达对家乡的思念。《鸿雁》是大型史诗电视剧《东归英雄传》的主题曲,剧中讲述了蒙古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悲壮的民族大迁徙,终于重返祖国的怀抱。)
3、跟琴复听歌曲,演唱乐谱。讲解倚音
(1)师:这首歌曲得旋律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下面,我们跟随伴奏一起演唱一遍乐谱,在唱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旋律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直线?波浪线?一直上行或下行?)
同学们注意到乐谱最后两小节出现的小音符了吗?你们见过这种小音符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微课讲授装饰音——倚音)
大家听一下带倚音和不带倚音两种唱法,有什么区别?——不带倚音旋律太直白单调,带倚音后歌曲更婉转深情,情感更突出,旋律表现更细腻,艺术性也更强。
(2)再次跟琴演唱乐谱,一定要注意前倚音哦!
4、生跟琴演唱,自己体会情绪、强弱对比
(1)现在我们加入歌词来演唱歌曲,想象一下自己站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你们认为怎么唱才最感人?这几段的情绪应该怎样呢?现在我们来表现一下歌曲。
(2)只唱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这两段我们是不是应该注意强弱的对比呀,第一段需要轻柔演唱,要唱出思念家乡的伤感忧郁之情;最后一段演唱起来则要加强力度,尤其从“酒喝干,再斟满…”开始要加重语气,唱出蒙古人热情豪放的阳刚之气,歌曲最后让人感觉荡气回肠。
6、拓展:简介马头琴、呼麦
蒙古族的人民大多都能歌善舞,在蒙古除了像《鸿雁》这种优美的民歌以外,还有很多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文化,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蒙古族独有的乐器及演唱形式。(播放马头琴演奏视频)
同学们知道刚才视频中一开始出现的乐器是什么吗?——它就是蒙古族独有的乐器,叫做马头琴,它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最受蒙古人推崇,长约四尺,以木为杆,两根琴弦,顶端雕刻一个马头,也是世界上唯一雕有动物的乐器,音色浑厚、苍凉、刚劲、悠扬,表现力十分丰富。有人说马头琴是蒙古文化的典型代表,独一无二,蕴含着草原文化的精髓。
蒙古族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演唱形式,我们一起来观看视频,看看大家知不知道这种演唱形式叫什么名字?它有几个声部?
这种演唱形式叫做呼麦,老师一直都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呼麦”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喉音”艺术,歌手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2009年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它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鸿雁》这首悠扬辽阔的蒙族民歌,也学习了前倚音,初步了解了蒙古族的马头琴与呼麦,同时也体会到了内蒙古的人民对家乡、对祖国深深地热爱与眷恋之情,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这个多彩的民族,将我国的民族音乐传承并发扬下去,真正做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最后,我们再一次用饱满的情绪大声地演唱一遍《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