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酒精做燃料
D.氧气用于炼钢
3.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变大了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增多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A.双氧水作消毒剂
B.天然气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用于炼钢
5.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发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明矾可用于净水
6.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为降低放射性碘(碘131)对人体的伤害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含碘127,碘127是指核电荷数为53,中子数为74的一种碘原子)。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碘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C.碘131原子的质子数为53
D.核能的利用证实了原子的可分性,但安全利用核能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7.在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涉及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SO4
B.Ba(OH)2
C.BaSO4
D.H2O
8.中新网10月31日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今日介绍,2012年将进行神九、神十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试验,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9.当我们经过花园时常常会闻到花的香味,其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气体分子之间有较大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0.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某粒子,核外有A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中子数为
A.A+2
B.M-A+2
C.M+A-2
D.M-A-2
11.镧的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下列有关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中子数为57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
12.洋葱(见右图)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质量很小
13.依据水的化学式H2O,某同学做出的推断正确的
A.可以灭火
B.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C.是常用的溶剂
D.氢元素和氧元素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14.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理论上得到氧分子和氢分子的个数比为1﹕2
B.理论上若得到8
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6
mL氢气
C.理论上若得到4
g氢气,可同时得到32
g氧气
D.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5.有两种不同的铀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和146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A.原子的质量
B.核电荷数
C.核内质子数
D.核外电子数
二、实验题
16.下列A~C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
①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B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__。
③对于C实验,两支试管分别振荡后右边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17.如下图是老师演示的电解水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组成。
注:实验过程中在水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A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同学们对加入氢氧化钠对电解水的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带领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资料显示)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同温同压下,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大,而NaOH溶液会影
响它们的溶解度。
(设计实验)李明同学分别向100mL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NaOH固体,进行电解水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固体的质量/g
氢气体积/mL
氧气体积/mL
收集时间
①
5.3
0
0
90s
②
11.1
4
1.8
③
13.6
8
4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①谈谈你对电解水实验新的认识_________。对比三组实验,考虑课堂演示实验的效果,应选择实验_______(填编号)更合适。
(深入探究)李明同学利用传感器对NaOH溶液的电导率进行检测,绘制曲线如图2(说明:电导率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溶液中离子浓度越低,电导率越小)。分析曲线写出一条规律性的结论是_______。
18.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
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
所需的时间。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H2O2
5%H2O2
催化剂
1g水泥块
1gMnO2
时间
165秒
46秒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
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
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是否改变。
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H2O2生成O2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
设):
。
(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
1.B2.B3.C4.C5.D6.B7.D8.D9.D10.D11.A12.A13.D14.D15.A
16.H2
烧杯①中的酚酞变红
产生较多的泡沫
17.2H2O2H2↑+O2↑
负极
水中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较少时,短时间内不会产生气体
③
温度一定时氢氧化钠溶液的电导率随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18.结论:在相同条件下,H2O2生成O2
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反思:质量和化学性质
假
设:浓度或质量分数或温度等
实验方案:在同温下,取二份质量相等的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同种催化剂,测量各收集一瓶气体所需的时间(其它合理答案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