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课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课后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8 21:1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面粉和蔗糖(加水,振荡)
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C.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
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泥水
B.油水
C.石灰水
D.蒸馏水
3.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通过闻气味区别厨房中的醋和白酒
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4.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5.下列对知识归纳,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A.合成材料:有机玻璃、化纤布料
B.复合肥:KNO3、NH4H2PO4
C.溶于水放热:烧碱固体、硝酸铵固体
D.合金:不锈钢、黄铜
6.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A.浓硫酸
B.氧化钙固体
C.硝酸铵晶体
D.氯化钠晶体
7.厨房中的下列物质:①食盐、②面粉、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食醋、⑥白酒,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一组是
(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⑥
D.③④⑤⑥
8.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A.可以软化水
B.具有乳化的功能
C.可以沉降杂质
D.溶于水时放热
9.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A
乙醇可以制造饮料,而甲醇有毒
物质组成元素不同,分子结构也不同
B
0℃时水结成冰,而海水在
一1.9℃才会结冰
海水中溶解的盐电离出的离子,妨碍了冰晶体的形成
C
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比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快
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的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的机会多
D
KMnO4,溶液和K2SO4,溶液的颜色不同
两种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
A.A
B.B
C.C
D.D
10.将5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1%
B.5%
C.10%
D.20%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2.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大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13.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
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14.化学中存在某些“相等”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B.中和反应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相等
C.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D.化合物中元素的正化合价总和与负化合价总和的绝对值相等
15.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右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溶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二、简答题
16.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水,测得水的初温为,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固体,振荡.
“振荡”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
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的是________溶液,这是因______.
装有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________.
由此探究实验可知________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17.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l℃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3℃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A_______B(填“>”、“<”、“=”)。
三、实验题
18.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酒精中,获得紫红色溶液。
(1)碘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酒精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参考答案
1.C2.C3.A4.C5.C6.D7.C8.B9.A10.B11.B12.B13.A14.B15.B
16.加速固体的溶解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硝酸铵溶解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氯化钠
17.C<B<A
C
降温

18.碘
酒精
下层颜色较深,上层颜色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