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文档属性

名称 水调歌头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2 20:5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中秋咏月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清代评论家胡仔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què

qióng
chán
一、初通文意
走近中秋月
二、初通文意,走近中秋月
同时
持、端着
禁不住
哪里比得上
朱红的楼阁
雕花的窗户
为什么
这里指明月
1.兼怀子由
2.把酒问青天
3.不胜寒
4.何似在人间
5.转朱阁
6.低绮户
7.何事长向别时圆
8.千里共婵娟
二、再现画面
语绘中秋月
二、再现画面,语绘中秋月
通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我仿佛看见月光慢慢地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进美丽的窗户,柔情地凝视着夜不能眠的诗人。
三、品读情感
探访中秋月
三、品读情感,探访中秋月
写作背景简介:
丙辰年(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从京城贬往山东密州任太守,政治上失意;此时,他的弟弟子由也被贬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河南,兄弟情深,却已有六七年未见面。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
三、品读情感,探访中秋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
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三、品读情感,探访中秋月
四、拓展延伸
憬悟中秋月
四、拓展延伸,憬悟中秋月
在“起舞弄清影”中,月亮就是一位美丽的舞伴,它牵着苏轼的手连着子由的心,舞出人间的兄弟深情。
在“ ”中,月亮就是 ,它 。
在“ ”中, 就是 ,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