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敌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
谁领导
到敌人后方去,
主要指山东、山西、河南、河北
到哪去
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干什么
开辟敌后战场,争取抗战胜利
目的是
战
场
敌后战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挺进日本占领区后方,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由于这些地区是在日本占领军所控制的后方,相对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叫敌后战场。
平型关大捷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时间
地点
部队
歼敌
影响
1937年9月
山西东北平型关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林彪指挥,八路军第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林彪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
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根据地名称
创 建 者
晋察冀
聂荣臻
晋冀鲁豫
刘伯承 邓小平 徐向前
晋绥
贺龙 关向应
苏南
陈毅
江北
张云逸
……
……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巩固措施
军事上
政治上
经济上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夜袭战
利于秘密接近,近战歼敌,出奇制胜。
能打能躲、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主动灵活。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根据地军民利用地雷巧妙地同敌人进行的战斗。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根据地人民在进行民主选举
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共产
党员
进步
分子
中间
分子
“三三制”原则
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
代表小资产阶级
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减租减息大会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增加了抗战的力量。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为抗日根据地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开展大生产运动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不得不把主要兵力放在了进攻抗日根据地上,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百团大战
材料一 当时,日本军队将进攻重点转向华北,对敌后根据地不断进行“扫荡”。他们依靠几条交通线,不断扩张占领区,增加据点。抗日根据地日渐缩小,部队给养供应困难。日军又采用所谓的“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来封锁和隔绝各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这就更增加了各根据地的困难。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卷)
材料二 日军为封锁根据地设置的碉堡、封锁沟、铁丝网
1.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2.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八路军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目标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百团大战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
破坏铁路
破坏公路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2.5万多人
470多千米
1500多千米
近3000个
百团大战
材料一:“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
——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
材料二:此役也给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彭德怀自传》
材料三: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 ——《彭德怀自传》
(1)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2)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3)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阅读材料,分析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百团大战
淞沪、太原会战
徐州、武汉会战……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坚持
坚决
依存
配合
全民族抗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时刻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调查走访,了解你的家乡有哪些抗日遗迹,说一说家乡的抗日故事。
拓展探究
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