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_必修1_ 第5章 力与平衡 _ 第2节 力的分解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_必修1_ 第5章 力与平衡 _ 第2节 力的分解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8 21:2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力的分解
小游戏:拉直绳子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力的合成知识的复习,依据“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能够总结出力的分解概念以及遵从的定则
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够建构物理模型;通过实验探究,会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方向,能根据效果对力进行分解
,并用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通过对力、位移求和情况的分析,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能够描述三角形定则的内容,说明二者实质是一样的。能说出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区别二者的不同。
复习回顾
力的合成
F
F1
F2
力的分解
等效替代
F1
F2
F
目标一:什么是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2.法则:力的分解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目标二:力该怎样分解
F
O
若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情景一
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斜向上拉力F
θ
思考:斜向上的拉力F对物体有怎样的效果?
水平向前拉
竖直向上提
F
情景一
拉力F产生的效果
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G的分解
θ
G
θ
θ增加时
F1= G sinθ
F2= G cosθ
F1增大
F2减小
情景二
F1
F2
学以致用
θ增加时
F1= G sinθ
F2= G cosθ
F1增大
F2减小
情景三
F
2010年6月28日在郑州一工地上,一名塔吊操作工在起吊钢筋时,钢筋碰着了障碍物,起吊重量增大,钢丝绳突然断裂,塔吊上的操作室和吊臂坠落到地面上,操作工不幸身亡。
情景三
F
情景三
模拟体验:
器材:带绳套的铅笔、钩码
你的手受到怎样的作用?
你能否确定钩码向下的拉力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情景三
F=G
F1
F2
θ
情景四
用弹簧秤和钩码探究以下问题:
1.钩码的重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2. 夹角θ增大,弹簧秤受到的拉力如何变化
G
θ
揭秘
G
θ
学以致用
为什么两手间距离越大,手臂越感到吃力?
目标三:矢量相加法则
A
B
C
x1
x2
x
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F1
F2
F
A
B
C
x1
x2
x
三角形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是一样的
目标三:矢量相加法则
A
B
C
x1
x2
x
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
F1
F2
F
目标三:矢量相加法则
F1
F3
F2
根据三角形定则,判断以下三个力中,哪个是
合力,哪两个是分力?
F2、F3首尾相接,所以为分力
1.学习了什么是力的分解,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及遵从的法则为平行四边形定则
2.通过探究、观察和感受,知道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方向,能够把力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分解,并能计算出分力的大小
课堂小结
3.根据学习的知识,分析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学习了矢量相加的法则,知道三角形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致的。知道了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更深的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注意观察,善于思考,感悟物理的奇妙!
学有所用 探究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帆船为什么能逆风而行?
2.课本P6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