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袁
庆
霞
表内乘法 整理与复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第86页。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1—9乘法口诀,综合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乘法口诀及其应用,培养学生提问、想象、发现、猜测能力。
3、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9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进行乘法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基础练习,补充口诀
同学们,首先请你们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四( )、三三( )、三七( )、三八( )、五八( )、六九( )、三五( )、七九( )、六八( )、二( )得六、五( )三十五、六( )五十四、四( )二十、( )六十二、( )八二十四、( )( )十八、( )( )三十六
通过简单的补充口诀,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二、巧设游戏练习、激发兴趣
设计了三个游戏:开心大转轮、青蛙跳跳跳、我是神枪手。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1、打乱顺序背口诀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开心大转轮”的游戏。
通过大转轮的滚动打乱了数字的排列顺序,从而随机抽查了学生对口诀的掌握。利用开火车的形式让所有学生都集中注意力并参与进来。
2、速度练习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我是神枪手”的游戏。
接下来,老师渲染气氛,讲述游戏规则,让学生迅速进入“备战”状态。通过打飞机这个游戏锻炼了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考察熟练掌握口诀并快速反应的能力。
3×6、8×6、9×5、9×1、7×2、4×2、2×5、2×8、2×5、2×8、7×6、8×7、1×6、8×9、3×8、2×3、4×4、5×6、7×7、5×8、9×9
3、青蛙跳跳跳:
(课件出示:()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大屏幕上跳出来一只只小青蛙,我们要根据青蛙的只数把屏幕上的这句话补充完整。
一只青蛙跳出来:请同学说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又跳来一只青蛙:请同学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又跳来2只青蛙:请同学说
(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
学生说完后问一问,如何快速说出16条腿的?
又跳来3只青蛙:请同学说
(7)只青蛙(7)张嘴(14)只眼睛(28)条腿
又跳来2只青蛙:请同学说
(9)只青蛙(9)张嘴(18)只眼睛(36)条腿
最后,全体学生拍手打着节奏、看着屏幕再从一只青蛙一张嘴开始齐读一遍。
这个游戏是通过小青蛙跳跳跳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也练习了相关的口诀。
三、通过“小猫钓鱼”游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同学们,我们再来玩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
游戏规则:白猫钓的鱼是“大于30的”,黑猫钓的鱼是“小于30”。
“小猫钓鱼”这个游戏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直接说出得数判断小鱼被谁钓走。分别为:
3×5、4×2、9×4、9-3、8×4、 7×8、6×3、5+9、7×4、6×8、6×4、7×5(穿插些加减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第二层:5×6谁也不能要的情况。
第三层:分类讨论,激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
□×3 这条鱼□内填1——9都被黑猫钓走。
□×8 这条鱼分两种情况:第一是□内填1——3时被黑猫钓走;第二是□内填4——9时被白猫钓走。
5×□ 这条鱼分三种情况:第一是□内填1——5时被黑猫钓走;第二是□内填5时谁也不能要;第三是□内填6——9时被白猫钓走。
最后一条鱼□×□是完全开放的,通过两队比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强化对口诀的训练,以及有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
四、通过“猜水果”游戏,渗透推理的数学思想
第一层:
(同学们直接根据口诀逆向思维,说出每个水果盖住的是几。)
第二层:
(相同水果盖住的数相同)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