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课件(3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减课件(3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30 16:37:06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4
有理数的加减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在足球比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世界杯中,德国在第一场上半场赢了2个球,下半场输了1个球,请问德国在本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
若我们把进一个球记为﹢1,失一个球记为﹣1,则德国本场的净胜球数如何用算式表示呢?
(﹢2)+(﹣1)
 我们已经学过,两个加数都是正数,或一个加数是正数而另一个加数是0的加法.如:
(﹢5)+(﹢3)=8,
5+0=5.
当两个加数中有负数时,加法应如何进行呢?
一间0℃冷藏室连续两次改变温度:
(1)第一次上升
5

,接着再上升
3
℃;
问:连续两次变化使温度共上升了多少摄氏度?
﹢5
﹢3
﹢8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5)+(﹢3)=
﹢8
(2)第一次下降
5

,接着再下降
3
℃;
问:连续两次变化使温度共上升了多少摄氏度?
﹣9
﹣8
﹣7
﹣6﹣5﹣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3
﹣5
﹣8
(﹣5)+(﹣3)=
﹣8
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5)+(﹢3)=﹢8
(﹣5)+(﹣3)=﹣8
注意关注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结论:
(3)第一次下降
5

,接着再上升
3
℃;
问:连续两次变化使温度共上升了多少摄氏度?
﹢3
﹣5
﹣2
(﹣5)+(﹢3)=
﹣2
﹣9
﹣8
﹣7
﹣6﹣5﹣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4)第一次下降
3

,接着再上升
5
℃;
问:连续两次变化使温度共上升了多少摄氏度?
﹢5
﹣3
﹢2
(﹣3)+(﹢5)=
﹢2
﹣9
﹣8
﹣7
﹣6﹣5﹣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注意关注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结论:
(﹣3)+5=
﹢2
3+(﹣5)=﹣2
类比上述问题,计算:
(﹣5)+(﹢5)=
______.
(﹣5)+
0
=
______.
﹢5
﹣5
0
﹣5
﹣5
﹣9
﹣8
﹣7
﹣6﹣5﹣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5﹣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注意关注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结论:
(﹣5)+
5=
0
(﹣5)

0=﹣5
归纳总结
有理数有如下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1
计算:
(1)(﹢7)+(﹢6);
(2)(﹣5)+(﹣9);
(3)


(4)(﹣10.5)+(﹢21.5).
解:
(1)(﹢7)+(﹢6)=﹢(6+7)=13.
(2)(﹣5)+(﹣9)=﹣(5+9)=﹣14.
(3)
(4)(﹣10.5)+(﹢21.5)=﹢(21.5-10.5)=11.
例2
计算:
(1)(﹣7.5)+(﹢7.5);
(2)(﹣3.5)+
0.
解:
(1)(﹣7.5)+(﹢7.5)=
0
.
(2)(﹣3.5)+
0
=﹣3.5
.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
一要辨别加数的类型(同号、异号);
二要确定和的符号;
三要计算绝对值的和(或差).
可要记住哟!
即“一看、二定、三算”.
计算:
(1)100+(﹣100)
(2)(﹣9.5)+0
(3)(﹣3.5)+(3.5)(4)
(5)(﹣8)+(﹣7)
(5)(﹣13)+24
(7)
(8)
1.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
A.都是负数
B.只有一个负数
C.至少有一个负数
D.无法确定
C
2.请你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算式(﹢3)+(﹣3)

0;(﹣1)+(﹣2)

﹣3.
解:①冬季某天早晨温度为0度,到中午气温上升了3度,再到下午又下降了3度,下午气温为0度;
②取向东为正方向,先向西走了1
km,后又走了2
km,一共向西走了3
km.
3.数a,b表示的点如图所示,则
(1)a
+
b
_____
0;
(2)a
+
(﹣b)_____
0;
(3)(﹣a)
+
b
_____
0;
(4)(﹣a)
+
(﹣b)
_____0.
(填“>”“<”或“=”)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存在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共19张PPT)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某地某天气温是﹣3℃~3℃,这天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呢?你是怎样算的?
下表记录了某地某年2月1日至2月10日每天气温情况:
月/日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最高温度/℃
12
10
5
5
3
5
6
6
8
9
最低温度/℃
3
2
-4
-5
-4
-3
-3
-1
0
-2
怎样求出该地2月3日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呢?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计算5-(﹣4),就是求出一个数x,使得
x+(﹣4)=5,因为9+
(﹣4)
=5,所以x

9,即
5-(﹣4)
=9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
5+
(+4)
=9

由①、②两式,有5-(﹣4)
=5+
(+4)

比较上式两边:
5
-(﹣4)=
5
+(+4)
有何变化?
有何关系?
这些数减﹣4的结果与它们加+4的结果相同吗?
将上式中的5换成0,﹣1,﹣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
0-(﹣4),
探究
(﹣1)-(﹣4),
(﹣5)-(﹣4),
从中又能有新的发现吗?
计算:
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
1
8
8
可以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为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
a-b=a+
(﹣b)
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要点:两变一不变.
变成相反数
不变
减号变加号
a-b=a+
(﹣b)
请你计算出上表中2月4日至2月10日每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
月/日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最高温度/℃
12
10
5
5
3
5
6
6
8
9
最低温度/℃
3
2
﹣4
﹣5
﹣4
﹣3
﹣3
﹣1
0
﹣2
试一试
例3
计算:
(1)(﹣16)-(﹣9);
(2)
2-7;
(3)
0-(﹣2.5);
(4)(﹣2.8)-(1.7).

(1)(﹣16)-(

9)=(

16)+(

9)=-7.
(2)
2-7=2+(

7)=
-5.
(3)
0-(

2.5)=
0+(

2.5)=2.5.
(4)(

2.8)-(

1.7)=(

2.8)+(

1.7)=

4.5
例4
某次法律知识竞赛中规定:抢答题答对一题得20分,答错一题扣10分.问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得分相差多少分?

20-(﹣10)=20+10=30(分)
即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相差30分.
1.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改变减号和减数的符号.
归纳小结
计算:
(1)(﹣
8)-8=
(2)(﹣
8)-(﹣
8)=
(3)8-(﹣
8)=
(4)8-8=
(5)0-6=
(6)0-(﹣
6)=
(7)16-47=
(8)28-(﹣
74)=
(9)(﹣
3.8)-(﹢
7)=
(10)(﹣
5.9)-(﹣
6.1)=

16
0
16
0

6
102

31

10.8
0.2
6
1.减法运算8-(﹣
3)转化为加法运算为________,计算结果为________;减法运算﹣
10-12转化为加法运算为________,计算结果为________.
2.计算
(1)(

19)-(

7)
(2)4-6
(3)(

2.5)-(﹢2.5)
(4)0-(

5)
8+3
11

10+(﹣
12)

22

8

2

5
5
3.计算:
(1)1.67-2.87;
(2)

2-(

3
);
(3)

-4
.
解:(1)1.67-2.87=
﹣(2.87-1.67)=

1.2.
(2)

2-(﹣
3
)=﹣2+3
=1
.
(3)﹣
-4
=(﹣
)+(﹣4
)=﹣5
.
4.某矿井下A,B,C三处的高度分别是﹣28.6米、﹣126.3米、﹣65.5米,点A比点B高出多少米?点C比点B高出多少米?点A比点C高出多少米?
解:﹣28.6-(﹣126.3)=﹣28.6+126.3=97.7(米),
﹣65.5-(﹣126.3)=﹣65.5+126.3=60.8(米),
﹣28.6-(﹣65.5)=﹣28.6+65.5=36.9(米).
答:点A比点B高出97.7米,点C比点B高出60.8米,点A比点C高出36.9米.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存在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共22张PPT)
第3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1.在小学学习时,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2.其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例: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例:a+b+c=a+(b+c)
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的范围?
根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1)(﹣30)+20
=
(2)20+(﹣30)=
(3)8+(﹣5)=
(4)(﹣5)+8
=
(5)[8+(﹣5)]+(﹣4)=
(6)8+[(﹣5)+(﹣4)]
=
﹣10
﹣10
3
3
﹣1

1
通过计算,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问题
某地冬天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如下:早晨6:00的气温为﹣2℃,到中午12:00上升8℃,到14:00又上升了5℃,且为当天的最高气温,到18:00降低了7℃,到23:00又降低了4℃.问:23:00的气温是多少?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上升与下降,那么问题就转化为求:
(﹣2)+(﹢8)+(﹢5)+(﹣7)+(﹣4)

(﹣2)+(﹢8)+(﹢5)+(﹣7)+(﹣4)

=(﹣2)+(﹣7)+(﹣4)+(﹢8)+(﹢5)
加法交换律
=[(﹣2)+(﹣7)+(﹣4)]+[(﹢8)+(﹢5)]加法结合律
=﹣13+13
=0
①式中仅含有加法运算,通常可省去加号及各个括号,写成:﹣2+8+5﹣7﹣4.
例5
如左图,一批大米,标准质量为每袋25kg.质检部门抽取10袋样品进行检测,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千克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结果如下表:
袋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与标准质量
的差/kg
﹢1
﹣0.5
﹣1.5
﹢0.75
﹣0.25
﹢1.5
﹣1
﹢0.5
0
﹢0.5
这10袋大米总计质量是多少千克?

1+(﹣0.5)+(﹣1.5)+0.75+(﹣0.25)+1.5+(﹣1)+0.5+0+0.5
=[1+(﹣1)]+[(﹣0.5)+0.5]+[(﹣1.5)+1.5]+[0.75+(﹣0.25)]+0.5
=1(kg).
25×10+1=251(kg)
答:这10袋大米的总计质量是251kg.
例6
计算:
(1)(﹢7)-(﹢8)+(﹣3)-(﹣6)+2;
(2)
解(1)(﹢7)-(﹢8)+(﹣3)-(﹣6)+2
=(﹢7)+(﹣8)+(﹣3)+(﹢6)+2(减法法则)
=(7+6+2)+(﹣8-3)(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15-11
=4
归纳小结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运算方法: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加;
2.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
3.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先相加,即凑整;
4.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
计算:
解:
解:
解:
解:
1.不改变原式的值,将6-(﹢3)-(﹣7)+(﹣2)中的减法改成加法并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是(

A.﹣6-3+7-2
B.6-3-7-2
C.6-3+7-2
D.6+3-7-2
C
B
2.
﹣17-8-16+7的不正确读法是(

A.负17、负8、负16、正7的和
B.减17减8减16加7
C.负17减8减16加7
D.负17加上负8加上负16加上7
3.计算:
(1)5+(﹣6)+3+8+(﹣4)+(﹣7);
(2)(﹣41)+(﹢30)+(﹢41)+(﹣30);
(3)(﹣0.8)+1.2+(﹣0.7)+(﹣2.1)+0.8+3.5;
(4)





(5)
﹣8+12-16-23;
(6)




.
4.一天上午,一辆警车从M车站出发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来回巡逻,行驶的路程情况如下(向M车站右侧方向行驶为正,单位:km):
﹣7,﹢4,﹢8,﹣3,﹢10,﹣3,﹣6,﹣12,﹢9,﹣3.
(1)这辆警车在完成上述来回巡逻后在M车站的哪一侧,距M车站多少千米?
(2)如果这辆警车每行驶100
km的耗油量为11
L,这天上午共消耗汽油多少升?

(1)因为﹣7+4+8-3+10-3-6-12+9-3=﹣3(km),所以警车最后位于M车站左侧,距M车站3
km.
(2)总路程为65km(即各数绝对值的和),共耗油为11×
=7.15(L).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存在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