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4-1 燃烧与灭火
是不是所有的物质在任何条件
下都能燃烧呢?
§4-1 燃烧与灭火
探究1:燃烧的条件(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的问题 你的答案 说明问题
同样大小形状的小木块和小石子,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谁能燃烧?
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罩上一只烧杯,蜡烛会怎样?
同样大小形状的小木条和小纸条,分别用火柴点燃,哪个易点燃?为什么?
木条燃烧, 石子不燃烧
要燃烧物质必须有可燃性
蜡烛熄灭
要燃烧必须有氧气
小纸条易点燃
不同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不同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想一想:能否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一般不随意改变。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燃烧的条件
三者缺一不可!
2.燃烧概念: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
备注:广义的燃烧也可以说任何发 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
发光、发热的
有发光 、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吗?
1.铝箔上的红磷为什么不燃烧?
2.水中的白磷为什么不燃烧?
提示:白磷的着火点40℃
红磷的着火点240℃
3. 水中的白磷若燃烧还缺什么条件?
(1)移走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灭火原理
三者之一就能把火灭掉!
练一练
说出灭火的原理
1.熄灭酒精灯
2.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
3.煤气失火
隔绝氧气
隔绝氧气,降低温度
隔离可燃物
4、油在锅里着火
5、楼房着火
6、森林着火
用灯帽盖灭。
用湿抹布盖灭。
关闭阀门
如果你在火灾现场,
你该怎么逃生?
1、火灾时,引起身上衣服着火了。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往身上浇水,使火焰熄灭
B、迅速奔跑,找水源,用水熄灭
C、躺在地上打滚,把火焰压灭
D、旁人赶快用湿衣服或毛巾等帮助他扑 打灭火
B
2.2010年11月,上海高楼大火灾中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沿楼梯迅速下移;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A
认识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结果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左)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右)
点燃
C2H2+O2→CO2+H2O
探究3:寻找促进燃烧的方法:
设计方案:
分给你们一段大小、形状、质量都相同的同种材料的干木块,将它烧完,看谁用的时间最短。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2.增大氧气的浓度
1.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
炉中鼓入空气
2.在空气中加热铁丝不能燃烧,在氧气中
加热却能燃烧
下列事实运用了促进燃烧的哪种方法?
增大氧气的浓度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加工成粉末状
4.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知识梳理
促进燃烧的方法
燃烧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三者之一
缺一不可
1.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 )
A. 没有达到着火点
B. 无水酒精是液态
C. 没有与氧气接触
D. 无水酒精挥发得快
A
2.下列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 )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C
3.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 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了曹军的连环木船里,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⑵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攻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
温度达到了木船的着火点
移走了可燃物
充足的氧气
问题一:
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11·27”特大事故,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和死亡,初步判断是煤尘爆炸 。请问:油库、面粉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等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爆炸
在有限的空间里,当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或可燃性粉尘的浓度达到一定的范围(爆炸极限),点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注意:有些爆炸仅仅是发生物理变化。(自行车胎爆炸)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A. 发现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通风换气
B. 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C. 油井、矿井、面粉加工厂一定要严禁烟火
D. 扑救电器火灾时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