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 第五单元 导言及16 鸦片战争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 第五单元 导言及16 鸦片战争 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30 10:4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近代史早期
(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道光——光绪)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改革派:
知识分子:
洋务运动
开眼看世界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两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问题一:英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对华战争,
即清朝为什么要挨打?
问题二:中英爆发战争且中国战败给中国社
会带来了什么损害,即清政府伤得怎
么样?
问题三:清朝各界怎样应对以英国为首的西方
列强的侵略,即作为受害者作何反应
来应对?
第一目
19世纪中期的世
界与中国
第二目
两次鸦片战争
第三目
开眼看世界
战争发动和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落后必然挨打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文结构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
君主立宪(民主政治)
君主专制
小农经济为主
工业革命完成
冷兵器为主
坚船利炮
英国
中国
农业文明
(封建主义)
工业文明
(资本主义)
日落东方
日出西方
对比项
英国
中国
政治
资本主义民主制
封建君主专制
经济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外交
对外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天朝上国
军事
船坚炮利
军队废弛,武器落后
文明形态
先进的工业文明
落后的农耕文明
世界: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多原料和市场,
要求打开中国大门。
中国: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衰落。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材料三:“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
——《林则徐集·奏稿中》
材料一:
银荒兵弱,威胁统治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
英国非法走私鸦片原因:
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进口
>
出口)
林则徐虎门销烟原因:
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借口(鸦片战争、贸易战争、中英战争)
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广州禁烟
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定决心
民族英雄
纽约
林则徐广场
禁毒先驱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国际禁毒日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原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
(
1840-1842年)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英军旗舰康华丽号
2.战争爆发与结果
南京
静海寺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警世钟
——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原因
2.战争爆发与结果
条约
内容
影响
《南京条约》
割地(香港岛)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人民负担
通商(开放五个通
商口岸)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协定关税
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
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
《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
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中美《望厦条约》
“巡查贸易”
破坏中国的领海主权
中法《黄埔条约》
传教权
为以传教为名的侵略行为奠定基础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原因
2、战争爆发与结果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材料: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上述现象的根源是什么?而英国人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根源: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行动:提出修约
遭到拒绝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在华利益
英国“亚罗号事件”
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
战争的“借口”
1)1856年英法进攻广州,美俄调停
2)
1858年
进逼天津《天津条约》
3)
1860年攻陷津京,火烧圆明园
签订《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856——1860)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
提出修约,遭到拒绝
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1.原因
2.国家:
3.过程与结果
4.影响:
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受到破坏,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
加深。
条约内容:
英法获取: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开埠)、
内河航运、鸦片贸易合法化等特权。
俄国获取: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土地。
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性质变化)
鸦片战争影响:
2.过程及结果、影响
三、开眼看世界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咸丰帝
车驾北狩
清穆宗
同治帝
(1856-1875)
同治生母慈禧太后
(1835-1908)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2.过程及结果
三、开眼看世界
了解外国的“百科全书”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徐继畬
撰《瀛寰志略》
林则徐编译《四洲志》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继承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传统,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
魏源编《海国图志》
中国近代第一部
世界地理著作
小结:
两次鸦片战争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战争根本原因
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签订
《北京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
独立自主
封建社会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记忆知识点:
1.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多原料和市场,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衰落,使世界主要殖民国家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扩大对华鸦片走私。道光帝派林则徐
到广州禁烟,1840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对华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2.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被迫接受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内容,后来又签订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以及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因此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1856年,为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提出修约,遭到拒绝,对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调停”,1860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4.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与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获得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开埠)、
内河航运、鸦片贸易合法化等特权。俄国通过《瑷珲条约》获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土地。
5.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6.鸦片战争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林则徐编译《四洲志》,魏源编《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畬
撰《瀛寰志略》,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材料一:这些“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的著作,在其问世之时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有限,整个1850年代,《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书并未引起士林的太多震动,反而受到一些责难。
——张海鹏《冲破闭关锁国困境开眼看世界的中国》
材料二:吉田松阴认为“清魏默深(魏源字默深)的筹海篇,议守、战、款,凿凿中款。清若尽之用,固足以制英寇,驭俄法”。吉田松阴利用《海国图志》……提出了“尊皇攘夷、维新变革”的主张。
——王晓秋《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分析中日对《海国图志》的不同态度的原因及启示?
日本:借助《海国图志》,吸取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积极学习西方,
变法改革。
中国:继续保持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等天朝观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思想的解放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启示:
练习一:
原因:
为什么说1856-1860年的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练习二:
社会性质变化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结构变化
五口通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通商口岸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社会矛盾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的地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变为国与国之间的民族矛盾
革命任务变化
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历史分期变化
中国历史从古代史阶段过渡到民族民主革命的近代史阶段
社会思潮变化
学习西方,变革社会,“经世致用”,强国御侮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各方面的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