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9 20:4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
1.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2.胡适先生1923年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期,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期。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创造的“时期”是( )
A.君主专制时期
B.君主立宪时期
C.民主共和时期
D.民主科学时期
3.下列有关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4.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曾在参加- -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人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最终在国内引发了(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2286002609855.下列口号中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6.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于1919年
B.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取得了彻底胜利
7.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州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_ 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
A.五四精神
B.变法精神
C.革命精神
D.抵御外侮
8.在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取得的胜利成果基本一致的是( )
①外争主权②内除国贼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9.有人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轮航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D.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0.(江苏徐州中考)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
A.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11.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维新思想一-百 日维新②三民主 义一五四运动③"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④马
克思主义一中共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浙江杭州中考)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0分,共2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 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紡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上述材料均与哪- -运动有关? (2 分)
(2)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据此,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4 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的中心在哪里,主力是什么。(4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447675228600材料一
材料二..的成立,是中国历史 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次重要大会的召开?这次大会召开于哪一年? (2分)
(2)根据所学知识,这次大会能够召开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3分)
(3)此次大会确定的这一政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分别是什么? (4分)
(4)这次大会的召开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1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针对北洋政府的尊孔复 古逆流,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在《新青
年》上发表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和文化。
2.D解析:本题 为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1915年,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标举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D项符合题意。
3.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辩析能力。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排除A.B两项;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
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但胡适没有宣传马克思主义,故C项符合题意,D项错误。
4.B解析:本题考查 阅读史料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1919 年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五四运动。故B项符合题意。
5.D解析:本题考查识图及 知识迁移能力。由图片中的文字“学”“商”“劳动”“曹”“陆“章”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与之相关的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而“外争主权”是反帝,“内除国贼”是反封建。故选D项。
6.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只是取得初步胜利,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A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的“学子”“反封反帝”“休
课休劳”等可知此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
8.C解析:本题考查辩析和比较能力。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
学生,罢免曾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故②④正确。
9.A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B项是五四运动的意义,C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D项是辛亥革命的意义。
10.C解析:本题考 查辩析和比较能力。材料中考查的应该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即工人阶級队伍的壮大,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与此无关,辛亥革命爆发于武昌,五四运动爆发于北京。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起点,运动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故本题选C项。
11.D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 查辨析能力,可采用排除法。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即可。
12.C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
运动。从1922年初到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故③发生在中共成立后,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
13.(1)五四运动。
(2)忧国优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场彻底反帝反封
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3)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
14.(1)中共- -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 年。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3)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