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2020-2021生物学(人教版2019)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2.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3.这在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是特例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不是。被动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的。
需要
问题探讨
新课导入
观察思考
一
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特征:
(1)逆浓度梯度运输
(2)需要载体参与
(3)需要消耗能量
受载体蛋白数量,能量的限制
耗氧量
运输速率
b
a
c
逆浓度梯度
细胞膜
载体
能量
如:A.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
B.离子通过细胞膜等
小分子物质三种跨膜运输方式比较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转运蛋白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举例
H2O、CO2、O2、甘油、乙醇、苯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高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 ATP )
归纳总结
囊性纤维化发生的一种主要原因是,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转运氯离子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
主动运输
知识拓展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引起的慢性疾病。乙酰胆碱(Ach)合成并释放后,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进一步导致Ca2+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从而引起肌肉收缩。而重症肌无力患者的Ach受体(AchR)被血液中的抗体所占用或破坏,导致Ach无法起作用,Ca2+无法进入细胞,导致眼肌、吞咽肌、呼吸肌以及四肢骨骼肌无力。
临床表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进食苦难,四肢肌无力等。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图解
胞吞与胞吐
二
胞吞与胞吐
(一)胞吞
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面,这部分细胞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二)胞吐
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
胞吞、胞吐
胞吞:需要摄取的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胞吐: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
特点
举例
不需要载体
消耗能量
白细胞吞噬病菌
分泌蛋白的排出
胞吞、胞吐示意图
1.胞吞、胞吐靠的是细胞膜的什么特点呢?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 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供自身利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分泌到细胞外。
试分析其中的道理。
思考讨论
一些常见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课堂小结
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求
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注意:1、神经递质为小分子物质,但释放的方式也是胞吐
2、通过核孔运输的大分子物质有mRNA(从细胞核心如细胞质参与转录过程)、蛋白质(如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等
根据分子大小
胞吞
(吐)
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大分子
小分子、离子
是否消耗能量
消耗
不消耗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
需要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