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定陶一中2012届高三上第一次测评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计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 共75分)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为黑夜。回答1—3题。
1.该纬线圈的纬度可能是 ( )
A.0° B.23°26′S
C.30°N D.30°S
2.T地所在的半球是 (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3.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昼长10小时 B.昼长11小时
C.昼长12小时 D.昼长13小时
读右图,回答4~6题
4.若此图为北极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地的地方时为( )
A. 7:20 B. 11:20
C. 13: 20 D. 12: 00
5.若此图为侧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地的地方时为 ( )
A.8时 B.9时 C.12时 D.16时
6.若此图为南极俯视图,阴影部分为6日,非阴影部分为7日,则甲地的时间为
A.7: 20 B. 11: 20 C、13:20 D.4:40
读右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7—10题。
7.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
A.北半球低纬环流 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中纬环流 D.南半球高纬环流
8.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①②③④处的气压比较:(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10.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 ①②③④箭头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 从气流运动看,该图表示的是( )
A.北半球气旋 B.南半球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13.若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以东的洋面上,则上海吹(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偏东风 D.偏北风
2014年冬季奥运会将在俄罗斯黑海沿岸城市索契举办。左图示意局部区域。完成14—15题。
14.结合右图气候资料,①②两地降水量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B.①地处于西风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C.②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D.②地终年受西风影响,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5.索契举办冬奥会期间,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关于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和A、B两条锋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区气温日较差大
②乙地区气温日较差大
③A线是冷锋 ④B线是冷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右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18.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19.图示水循环的环节最明显的是( )
A. 地表径流 B.蒸腾 C. 下渗 D. 大气降水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据此,回答20~22题。
20.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2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
A.海陆间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2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
①东南多,西北少②西北多,东南少 ③夏秋多,冬春少 ④冬春多,夏秋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变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4.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25-27题。
25.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 3 月 B. 6 月 C. 11 月 D. 12 月
26.据图判断,该季节,下列关于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的描述中,符合的是( )
A.此时正受暖流影响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此时正受寒流影响
27.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两南季风 D.东南信风
28. 读图,由于气压髙低的变化,使杭州四个季节呈现多变的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
读下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回答以下29~30题:
29.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甲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D.乙、丙分别是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0.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乙地盛行西北风
C.丙地盛行西北风 D.乙地高温多雨。
下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32.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
B.M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
C.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D.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右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完成33—34题。
33.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
A.aB.d>e
C.若e为0°C,则河流出现凌汛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34. 若图中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问答35-36题。
时间 当 日 次 曰
曰出 日落 曰出 日落
① 9: 00 23: 00 8: 58 23: 02
② 7: 19 18: 41 7: 20 18: 40
③ 5: 40 18: 48 5: 39 18: 49
35..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 ③①②
36..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图中S加箭头的符号表示沙尘暴)。读图,回答第3题。
37. 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 )
A. 1 月 B. 4 月 C. 7 月 D. 10月.
38. 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39-41题。
39. 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两端附近
C.③一大兴安岭两侧 D.④一-西经130度附近
40.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41. 下列关丁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42..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 )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43—45题。
43.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地区( )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该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
44.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 )
A. 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45.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 )
A.甘 B.新 C.藏 D.滇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46—48题。
46.. 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7.. 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河段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8.. 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读下图,回答49--50小题。
49. 甲、乙、丙三艘船同时沿纬线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50. 若图中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
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2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51.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和昼的长短(要定量说明)。
(3)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该日丙地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的坡度角α应当调节为________。( 1分 )
(4)该日南京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 。( 1分 )
52.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点是 。(2分)
(2)图中河流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北球 。(1分) 其流向是 。(1分)
(3)此时北京地区的昼长与长沙相比 。(1分)
(4)请你把认为能正确表示此时等压面的等压面1或等压面2用笔再描一遍;并在图中标出此时的大气环流方向(在给出的矩形框上画上箭头)。(3分)
53. 读170°W附近海洋的大洋环流(ABCD)、大气环流(③④⑤⑥)示意图及①②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在图上A、B、C、D线段上绘出箭头,表示该大洋环流方向。(2分)
(2)图中A、B、C、D四海域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原因是什么?(3分)
(3)就海水表层温度而言, A、B、C、D四处等温线向北凸的是 。(1分)
(4)请列举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高三第一次测评地理答案卷
1-5 CCBCC 6-10 DCADB 11-15 BADBB 16-20 ABADA 21-25 ABDAB
26-30 DCCDB 31-35 ABDCB 36-40CBCDA 41-45 BBBCC 46-50 CDCBD
51.共7分
(1)甲、乙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甲大于乙,S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分)
(2)日出时间:乙地8时,丙地6时,乙地比丙地晚2小时。
昼长:乙地8小时,丙地12小时,丙地比乙地长4小时。
(3)23°26′(1分)
(4)A(1分)
52. (8分)(1)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2分)
(2)南半球(1分) 自东南向西北 (1分)
(3)长(1分)(4)见右图(3分)
53.(10分)
(1)(如图)(2分)
(2)A(1分)纬度低,蒸发旺盛;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大(2分)。
(3)D(1分)
(4)①能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②洋流对气候影响: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③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地方鱼类资源丰富。
④对航海的影响:顺流可加快速度节约燃料;逆流则相反。寒暖流交汇处海雾影响航海。洋流携带的冰山影响航海。
⑤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答对四条即得4分)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A
B
C
D
200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