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必修二语文《六国论》课件及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必修二语文《六国论》课件及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3 12:05:52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六国论
苏 洵
简介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右集》,本文选自《嘉右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六 国 论 (宋 苏洵)
[合纵]-------------苏秦 [连横]--------------张仪
(请同学根据历史、文学知识讲述)
三、重要词语
弊:弊病 赂:贿赂 率:都 邑:城镇
暴:(pù) 抱:通“抛” 薪:柴草 嬴:秦王姓
洎:(j ) 谗:谗言 诛:杀 殆:将近
向使:假使 “理”与“数”:命运
积威:蓄积的力量
劫:胁制 从:跟随 故事:旧事
六 国 论 (宋 苏洵)
四、课文分析
第一段(1):全文纲领。提出中心论点 ,
评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二段(2):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
道也”。(正论)
第三段(3):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
(反论)
第四段(4、5):作出小结,提出告戒。旨
借古讽今。
北宋地图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指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A、其实百倍
B、思厥先祖父
C、后秦击赵者再
D、始速祸焉
E、可谓智力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那实际情况。今:实际上
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速:招致。今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2、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A、日割月削
B、以地事秦
C、义不赂秦
D、不能独完
E、李牧连却之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义”,用作状语:坚持正义
“日”“月”,名词作状语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3、解释下列多义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
六国破灭
薪不尽,火不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
丧失,丢失,动词
灭亡,动词。
作为,动词
成为,动词
被,介词
治理,动词
灭亡,动词
熄灭,动词
如果,连词
朝着,对付,动词
名词,军队
名词,军事、战略
动词,好象
副词,还
有人,有的人,无定代词
也许,或许,连词
事奉,动词
事情,名词
起初,副词
才,副词
终于,副词
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所以,因此,连词
旧,形容词
或曰……
或未易量
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较秦之所得
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
暴秦之欲无厌
则秦之所大欲
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
得到,获得,动词
适宜,得当,形容词
能,能够,动词
想要,追求,动词
欲望,名词
暴露,显露,动词
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胜利,名词
战胜,动词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赵尝五战于秦
被动句
被动句
省略句,省略宾语
介词结构后置
判断句
判断句
1、《六国论》中表明全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下面句子与原文不附的一项是:
[ B ]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B.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获城。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3 、为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A.齐全 B.保全 C.尽,没有了
⑵故曰(弊)在赂秦
A.骗人的坏事 B.毛病 、害处 C.弊端
⑶.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A. 满、遍 B. 越 C.补、合
⑷.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A.如同 B.仍然 C.还
[ C ]
[ B ]
[ B ]
[ C ]
4、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以”的词义。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 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于人
[由于,介词 ]
[凭借,介词 ]
[把,介词 ]
[因为,连词 ]
[用, 介]
[用, 介 ]
[凭借, 介]
[才, 连]
[表结果, 连]
[表目的, 连]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烦
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清清楚楚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再:第二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B
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优劣得所。
C.成以其小,劣之。
D.英雄乐业。
B
7.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D
8.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渔人甚异之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
9.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C
9.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10.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①句读之不知 ②唯弈秋之为听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利是图 ⑧何陋只有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
C
11.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C
12.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咽不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D
阅读讨论
阅读苏辙的《六国论》,试从文体、立论的侧重点、论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四方面和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六国论》作一比较。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议文,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议文,从秦亡的教训“过秦”的角度立意,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借古规汉:建议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从秦亡的教训立意,提出“秦爱纷奢”而亡国的观点,借古讽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之覆辙。
★苏辙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灭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要团结一致,共同抗秦的观点,作者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北宋外有契丹、西夏强敌,作者属于主战派,所以特别强调内部团结的重要性。
阅读讨论
阅读苏辙的《六国论》,试从文体、立论的侧重点、论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四方面和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六国论》作一比较。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议文,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议文,从秦亡的教训“过秦”的角度立意,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借古规汉:建议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从秦亡的教训立意,提出“秦爱纷奢”而亡国的观点,借古讽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之覆辙。
★苏辙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灭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要团结一致,共同抗秦的观点,作者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北宋外有契丹、西夏强敌,作者属于主战派,所以特别强调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六国论》教案
【课前导学】
本文是一篇史学论文——史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朝廷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要求割地,结果每年又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1043年),宋朝同意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来,终不免于灭亡。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因而写下这篇《六国论》。
1、正音: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5、翻译全文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品味文本语言,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文言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ppt演示、问题导入、点拨法。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1、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2、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答案见ppt
3、朗读一、二段,其中重要词句让学生自主点出一起探究: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4、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5、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课堂练习】
1、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①暴秦之欲无厌
②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④辞决而行
⑤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⑦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⑧同舍生皆被绮绣
⑨独不怜公子姊邪
⑩可得闻与
3、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洎(jí)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C.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
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5、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7、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布置作业:
复习一二段。预习后文,完成作业本部分作业。
课后探究苏辙和李桢的《六国论》。
第二课时
【课堂讲学】
1、 齐读第三段。 学生自主找出文言文五类常见注意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研习第四段,齐读。
A.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5、 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课堂练习、探究】
1、辨析加粗字的意义:
2、结合作业本完成对苏辙和李桢的《六国论》的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