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54页比的应用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说一说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并运用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例的学习,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比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比的有关知识:比的应用(板书课题)请者大屏幕。
课件出示复习题:(请学生回答并订正)
五年级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有21人。
(1)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2)男生()份,女生占()份,一共是()份;
(3)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说明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遇到勾兑蜂蜜水、清洁剂、配制药液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按照一定的比来配制的,这种方法通叫按比分配。接下来就来学习这种分配方法,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请同学们认真的阅读图上的文字。(阅读完后)
2、师:谁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找生说)
预设:
①是一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
②稀释瓶上有3个比;
②瓶子上的比表示浓缩夜和水的体积之比;
④李阿姨按照1:4的比配制一瓶500毫升的稀释;
⑤按这些比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稀液;
师:同学们得的信息可真多.那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指生说)
师:我们要求浓缩液和水的体积需要了解什么是稀释液?1:4是什么意义?
3、师:有知道的吗?
预设:如果有让生说,如果没有师告诉学生:稀释液就是(举例说明):如用1份的纯蜂蜜加入9份的水混合后得到出的蜂蜜水就是稀释液。
4、课件出示
那就是在浓缩液中加入适量的水后配制出的液体就是稀释液。(让学生在说一说稀释液)
师:我们知道什么是稀释液了,那谁知道1:4是什么意思?(指生说一说)
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
如果不会预:看看左边的说明让生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1:4的意思?
预设生1:表示1份的浓缩液加4份的水。
预设生不会说,师说:实际上就表示1份的浓缩液加上4份的水,习惯上我们说成按1:4的比配制。
师:那谁再来说一说1:4的意思?(指生说一说)浓缩液与水的体积比。
师:我们知道了1:4的意思是:1份浓缩液和4份水的混合液,接下来我们
看(课件出示)李阿姨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毫升的稀释液,求稀释液和水的体积各是多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一下,怎么求它们的体积)。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交流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用一个长方形代表这瓶稀释液,来帮助我们分析一下:
课件出示:
师:合起来是几份?
生:5份
师:这5份的体积是多大?(指学生说)
课件出1:4表示把稀释液平均分成了5份(4+1),浓缩液占其中1份,水占其中的4份。
师:那500毫升稀释液是几份浓缩液的体积和几份水的体积配制成的?(生说)一共是几份?(5份)
师:那么浓缩液占了稀释液的()/();
水的体积的占了稀释液的()/();
要求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会了吗?
让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汇报
师板书:
1十4=5(份)
每份是:500/5=100(mL), 浓缩液 500x1/(1+4)=100(mL)
浓缩液有: 500x1=100(ml)
水有:100x4=400(ml), 水: 500x4/(1+4)=400(mL)
答:浓缩液的体积有100ml,水有400ml。
师: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求出水和浓缩液的体积,怎么样才能知道是否正确呢?(指生说一说)
预设:可以用浓缩液的体积加水的体积,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也可以用浓缩液的体积比水的体积看是否得1:4。课件出示:回顾与反思
补:答语。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师:1、如果这道题我们把它改为按1:3的比配制800ml的稀释液,那么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各是多少?(让生独立解答交流汇报),共同订正。(补上答案)
浓缩液:800x1/(1+3)=200(mL),
水: 800x3/(1+3)=600(mL),。
答:浓缩液的体积有200ml,水有600ml。
2、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让生独立完成并订正),展台展示订正。
3.红、白粉笔共36支,红粉笔与白粉笔的比是4:5,红、白粉笔各几支?(独立完成共同订正)。
4、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树?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指生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每份是:500÷5=100(ml) 浓缩液有:500×1/(1+4)=100(ml)
浓缩液有:100×1=100(ml) 水有:500×4/(1+4)=(400)(ml)
水有:100×4=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分配应用题的基础。比的应用的设计从生活中的比如手,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时
首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的兴趣。本节内容是解决问题,如果照本宣科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学生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兴趣,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接下来的新知的探索做好了铺垫,然后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及稀释瓶上标明的比表示的含义,学生理解了题意接下来让独立探索并解答,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交流汇报。
其次是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认真审题弄清数量关系,利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本堂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加深了对例题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还使学生们明白了每一步的含义。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体验。
最后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共10张PPT)
复习
1.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2.男生是( )份,女生是( )份一共( )份
3.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
4
3
7
4
7
7
3
六年级(1)班有男生28人,女生有21人。
4:3
探究新知
在浓缩液中加入适量的水后配制出的液体就是稀释液。
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1:4表示什么意思?
王阿姨
水占的份数
浓缩液占的份数
(500mL)
2
1:4表示把稀释液平均分成5份,
1+4
浓缩液占其中的1份,水占其中的4份。
(1)
(4)
浓缩液占稀释液的
浓缩液体积:水的体积
=( ):( )
=( ):( )
1
4
100
400
回顾与反思:
800
1.如果我们把这道题改成以下内容,又该怎样计算呢?
课堂练习
800× =200(ml)
800× =600(ml)
1+3
1
1+3
3
1+3=4(份)
800÷4=200(ml)
200×1=200(ml)
200×3=600(ml)
课堂练习
2.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课堂练习
3.红、白粉笔共有36支,红粉笔与白粉笔的比是4:5.红、白粉笔各有多少支?
4.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树?
课堂小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