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2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火烧圆明园》之英法联军八里桥全歼清朝八旗军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维克多·雨果
被焚毁前的圆明园(局部)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将圆明园赞颂为可以同希腊帕提侬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竞技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的人类一大奇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这一人类奇迹被英法联军抢劫之后烧成一片废墟;趁火打劫的沙俄割走了中国近十分之一的国土.学习本课,你将看到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怎样被侵略者肆意宰割、蹂躏,蒙受着亘古未有的屈辱。
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其主谋和帮凶是哪些国家?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路线
英国侵略军炮击广州城
英法联军占领下的大沽口炮台
——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圆明园全景
圆明三园示意图
清雍正帝曾说:“圆明园意旨深远.....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这里的“圆”是周全圆满之意,指品德完美无缺,是君主治世治国的最高境界。“明”取日月之光普照大地使人明达、明智的意思,表示君王的聪明才智超乎常人。
远瀛观
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汇处,是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曾至此处游赏。远瀛观分为三部分: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
海晏堂
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
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圆明园海晏堂残迹
圆明园大水法残迹
圆明园远瀛观残迹
铜牛头、铜猴头、铜虎头
在2000年,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曾斥资3317万港元,从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家拍卖行购得铜牛首、猴首和虎首3件圆明园文物。据专家介绍,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除回归祖国的4件外,目前知道铜鼠首、兔首由法国人收藏,铜马首在台湾,而铜龙首、蛇首、鸡首、羊首、狗首仍下落不明。
维克多 雨果(法)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看了有关圆明园残迹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有人主张重新修复圆明园,你的看法怎样?
让那些残破颓败的废城昭示着国耻!如果我们是一个敢于正视现实的民族,是一个真正有民族自尊心的民族,我们就应该留着这块伤疤,让它时刻警醒我们:勿忘国耻,奋起直追!
——中国近代史专家茅海建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情形
3、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奕?[xīn](1833~1898)
咸丰签定《北京条约》处
清末大臣,洋务派首领。满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0年奕 继位,年号咸丰。次年,封恭亲王。1853年(咸丰三年),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1860年,英法联军攻逼北京,咸丰帝逃亡热河(今河北承德),奉命为与英法议和的全权大臣,并与英、法、俄国签订《北京条约》。
中英《北京条约》
通过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英法又获得了哪些新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简表
主要内容 危害
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增开11处通商口岸
外国侵略势力进入内地,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
给英法巨额赔款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鸦片战争形势图
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琼州
汕头
台湾
淡水
九江
汉口
南京
镇江
烟台
天津
营口
通过两张地图的比较,请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口岸的特点是什么。
《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示意图
九龙司地方一区
2.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瑗珲条约》的签订
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恩格斯《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表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
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
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洪秀全雕像
广西桂平县城北24公里处的金田村
洪秀全
1814.1.11~1864.6.1
洪秀全,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出身农家,曾受聘为塾师。三次考秀才未取,绝望于科举功名。后受基督教徒梁发编写的《劝世良言》启发,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谋起义。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洪秀全在1845到1846年间,写出《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泽东题词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建号太平天国。1852年春太平军出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都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的进攻下,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4年,遍及18个省,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1823~1864.8.7),广西藤县人,雇农出身。1849年全家入拜上帝会。1851年8月,太平军过藤县境,举家入伍。1864年8月7日,李秀成在江宁被曾国藩杀害。
1860年,太平军在李秀成指挥下,进军江浙,直逼上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组成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任领队,对抗太平军。8月,洋枪队配合清军进攻青浦,李秀成沉着指挥,消灭洋枪队六七百人。华尔五处受伤,逃回上海县城,不敢出战。
李秀成颁发的路条
李秀成自述部分原稿
太平军和以往的农民起义军在斗争对象上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
洋枪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华尔
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华尔
1813~1862.9.22
美国人
洋枪队
前期由外国人组成,美国人华尔任领队。 不久,洋枪队改由中国人为兵,外国人为统领,均使用洋枪洋炮。1862年9月,华尔在浙江慈溪激战中被太平军击成重伤,不久死去。 英国人查理·乔治·戈登继任洋枪队头目。1864年,进攻金坛,太平军再次大败洋枪队,击伤戈登腿部。后在1885年1月26日,被苏丹马赫迪起义军击毙于喀土穆。
洋枪队的中国士兵和英国军官
中外官员在公祭华尔时的丑态
歌颂太平天国,反对外来侵略的民间版画。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时间
2.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的签订
3.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掠夺和焚毁
4.北京的陷落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火烧圆明园
1.中俄《瑷珲条约》及其割占的中国领土
2.中俄《北京条约》及其割占的中国领土
3.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及其割占的中国领土
4.中俄《改订条约》及割占的中国领土
5.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总面积
俄国侵占
我国大片领土
1.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及都城
2.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3.太平军大败华尔洋枪队
4.太平军大败戈登洋枪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检测
1.抢劫并放火焚烧圆明园的是( )
A.英法联军 B.俄美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美联军
2.沙皇俄国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
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
A.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天津条约》 D.《中俄戡分西北界约记》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夺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
4.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他
们的异同点是什么?
A
B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根本原因和目的一脉相承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
(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
继
续
扩
大
(1)侵略国增多(英→英、法、俄、美)
(2)侵略区域扩大(深入内地和统治中心)
(3)不平等条约增多
(4)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
(5)主权遭破坏更多(鸦片贸易、传教等)
(6)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相同点
8.影响: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发动者:英国
3.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6.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4.目的:变中国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5.手段:武力侵略
7.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1.背景:中国腐败落后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不同点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圆明
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