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3 12:19:58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3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
设立西域都护府
东汉
班超经营西域
唐朝
安西都护府(唐太宗)
北庭都护府(武则天)
清朝
伊犁将军(乾隆帝)
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1)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2)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1.左宗棠收复新疆
2.黄海大战
3.中日《马关条约》
1.左宗棠收复新疆
阿古柏建立的“哲德沙尔汗国”
新疆阿古柏银钱
  1864年,新疆爆发维吾尔族、回族等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事。但领导权很快被宗教和民族上层分子控制。回族封建主金相印竟向中亚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浩罕市一带)求援。头目阿古柏侵入新疆,成立“哲德沙尔汗国”,得到英、俄支持。  
英、俄目的:力图以阿古柏为工具,利用阿古柏侵占新疆、分裂中国
左宗棠墨迹
左宗棠西征运粮图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4月,左宗棠率220营(6万)湖湘大军出关西征,讨伐阿古柏。
《中俄改订条约》
清政府设置新疆行省(1884)
手段:以武力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犁问题
代价:割占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用一大块土地和大量的赔款去换取一座山城,有没有必要?
俄强清弱,要收回伊犁,不付出一定的代价是不可能的。而伊犁是新疆的大门,没有收复伊犁等于没有收复新疆,国家安全仍然没有保障。所以,伊犁比那块土地、那些赔款更为重要。
说一说:
你认为左宗棠收复新疆有何重要意义?
巩固了西北边防,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894年7月25日,“济远”、“广乙”从牙山驶往旅顺,途经丰岛海面,突遭日军“吉野”、“浪速”等三舰的袭击。“广乙”躲避追击触礁而碎,“济远”管带方伯谦贪生怕死,挂白旗示降,并下令转舵回逃。此时正有“高升”(租英商船)运兵船及护航舰“操江”由天津驶来,日舰俘获“操江”,击沉“高升”,“高升”上700余人牺牲。日本以突袭方式,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北洋海军的广乙舰
丰岛海战后搁浅的广乙舰残骸
北洋海军的济远舰
2.黄海大战
“高升”号运兵船被日舰击沉
  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同时宣战。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激战图
  黄海海战,双方各有损伤,日舰首先退出战场。北洋舰队主力尚存,而李鸿章为自存实力,故意夸大损失,借口“保船制敌”,禁止官兵出海作战,将全部舰只锁进威海卫,拱手让出制海权。
甲午风云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定远舰是北洋海军两大主力舰之一,北洋舰队旗舰。1880年由德国制造,1885年由德国会同北洋水师游击刘步蟾驶抵中国。定远舰排水量7335吨,配有大小口径钢炮20门,设有鱼雷发射器3具;航速每小时为十四海里半,曾长期被日本视为大敌。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定远舰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率致远舰撞击日本吉野舰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禹(今广州)人,清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黄海激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官兵浴血奋战。在舰伤弹尽的情况下,邓世昌下令全速冲向敌冲锋舰“吉野”号,决心与敌同归于尽。不幸途中被鱼雷击中而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多人殉难。
邓世昌
邓世昌语录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光绪帝
1871.8.14~1908.11.14
爱新觉罗.载湉[tián]
庙号德宗 年号光绪
醇亲王之子 慈禧侄儿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为邓世昌所写的挽联
伏波横海,具折冲千里之威;
劲草疾风,标烈士百年之节。
——光绪帝为邓世昌御笔亲撰祭文
奋击则寡能敌众,
冲锋则义不顾身。
——光绪帝为邓世昌御笔亲撰碑文
停泊在威海卫的北洋舰队
  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认为北洋舰队“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从令海战”,更不愿“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因而命令北洋海军聚泊于威海卫军港,实行所谓“保船制敌”的消极防御方针,使日本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 黄海战役后,日军大举入侵中国。1895年初,日军水陆两路进攻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
日军向荣成进犯
 1895年1月,25艘日舰护送约2万日军进攻威海东南十余里的荣成湾。清军失利,日军占领荣成。随即分两路包抄威海卫背面,另有日舰队从正面炮攻南威海卫,封锁港口。2月2日,威海卫陷落。丁汝昌、刘步蟾等北洋舰队将领先后自杀殉国。
威海卫军港
激战威海卫
北洋舰队的覆灭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丁汝昌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最后,自杀殉国。
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遗址
  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正在筹备她60岁生日的“万寿庆典”,希望与日本和平了结。李鸿章则极力奉行避战求和政策。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
3.中日《马关条约》
李鸿章
伊藤博文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被迫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三国干涉还辽)
增开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重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举
债赔款,便利列强控制中国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侵略由商品输转入资本输出,
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马关条约》中割让的领土和增开的通商口岸
  1895年6月2日日本正式公布吞并台湾、澎湖列岛。日本割占台湾后,台湾人民一刻也没停止过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
台湾人民痛击日本侵略军
日本正式公布吞并台湾、澎湖列岛
《时局图》是1898年谢缵[zuǎn]泰先生创制的一幅反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漫画。原图上有黄遵宪的题诗。现在原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
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
肠(蛇)代表德国
蛙代表法国
太阳代表日本
鹰代表美国
1.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时间
2.黄海大战
3.邓世昌殉国
黄海大战
1.日军进攻威海卫和北洋海军的覆灭
2.李鸿章赴日本马关求和
3.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4.三国干涉还辽
5.《马关条约》的危害
6.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
三、课堂小结
左宗棠
收复新疆
1.阿古柏侵占新疆
2.左宗棠收复新疆
3.新疆行省设立(1884年)
1.19世纪60—70年代,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并率军进入新疆,痛击阿古柏侵略军的是(  )
A.林则徐 B.刘铭传
C.左宗棠 D.冯子材
2.清政府设置新疆行省是在(  )
A.1865年 B.1875年
C.1878年 D.1884年
四、达标训练
C
D
3.阅读下列材料:
1895年4月23日,俄国驻日公使根据俄国政府的训令,向日本政府递交照会。照会称:
俄国皇帝陛下政府查阅日本向中国要求的讲和条件,认为日本领有辽东半岛不仅有经常危及中国首都之虞(虞:忧虑),同时将使朝鲜国家的独立有名无实,有碍将来远东的永久和平。因此,俄国政府向日本皇帝陛下政府再次表示诚实的友谊,兹劝告日本政府应确然放弃领有辽东半岛。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日本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
中日《马关条约》。
2.俄国出面干涉时标榜的理由是什么?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标榜的理由是保护中国首都的安全、维护朝鲜的独立和远东的和平。真实的目的是维护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利益。
中英《南京条约》
①割让香港岛;
②赔银二千一百万元;
③五口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中日《马关条约》
①割让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银二亿两;
③增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④在华设厂。
④经济侵略加剧;
⑤受控制程度加深。
①割地面积增加;
②赔款数额倍增;
③侵略深入内地;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苏州
杭州
沙市
重庆
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香港岛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