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八年级(上册)
复习
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9
1840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
1856
1911
1900
1894
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1919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戊戌变法
第一阶段: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5
反抗
侵略
开端
三元里抗英
黄海海战
1931
1945
1937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抗战胜利
新中国成立
1919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921
1949
五四运动
第二阶段: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
日本侵华战争
(局部侵华1931—1937;
全面侵华1937—1945)
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英俄侵略我国西北(19世纪60--70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日本侵华战争(局部侵华1931—1937;全面侵华
1937—1945)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无产阶级(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先后经历5个政府统治:
1.清朝晚期 1840—1912年1月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1—1912.4
3.北洋军阀政府 1912.4—1927.1
并存政府:广东国民政府 1923—1927.1
武汉国民政府 1927.1—1927.4
4.南京国民政府:1927.4—1949.4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49.10—现在
第1课时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知识梳理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侵略
抗争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英俄支持阿古柏侵入新疆,沙俄侵占伊犁
新疆危机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150多万平方公里)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三元里人民抗英
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
考点1
1、鸦片的危害
①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
②腐蚀统治机构
③是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禁烟措施:
3、虎门销烟的意义: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收缴鸦片、缉拿烟贩、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年6月
时间:
地点:
广州虎门海滩
虎门销烟(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
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
考点1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及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考点2
二、中英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根本原因:
战争开始:
失败根本原因:
启 示:
打开中国的市场
战争结束: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
1842年清政府求和,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我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腐败无能
落后必然挨打;我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
综合国力,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重演。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间:
1842年8月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 要 内 容 危 害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开埠通商:开放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
租地建屋,永久居住
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
力的侵入
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使中国成为西方国家争相宰割的对象
严重侵犯中国主权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简表
附件内容
战 前 战 后
社会性质
社会主要
矛 盾
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与农
民阶级的矛盾
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反对本国封建
统治
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
矛盾,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南京条约》的对中国
近代社会的影响
考点3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遗迹图
考点4
时间: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国家: 英国和法国。
影响: 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 间:
目 的:
参与国:
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1856年—1860年
英法发动,俄美(帮凶)以“调停”
为名,从中渔利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遗迹图
考点4
焚掠后的圆明园残迹
俄国侵占的中国领土示意图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60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40多万平方公里。
1864年中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44万平方公里。
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几个勘界议定书割
占7万平方公里。
1689年中俄规定的待议地区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考点5
考点6
左宗棠收复新疆
阿古柏侵入新疆
英国和俄国乘机侵入新疆
沙俄直接出兵侵占伊犁地区
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进军新疆
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刘锦棠为
第一任巡抚。
意义: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左宗棠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经过
背 景:
新疆出现危机
考点6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下面这首诗歌颂了左宗棠什么功绩?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上面这首诗歌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
开发新疆的功绩。
考点6
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1894年(农历甲午年),日本不宣而战
中日甲午战争:
黄海大战: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壮烈牺牲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1895年)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结果:
主要经过:
爆发:
(1895年签订,李鸿章,日本马关)
考点6
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邓世昌
致远舰管带
1894年(甲午年)黄海海战:
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
主要内容:
影 响: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
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3.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国内地。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考点7
《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
考点6
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甲午战争刺激列强对华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经济上:列强在商品倾销的同时,扩大资本
输出,进一步扩张在华经济势力。
政治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
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示意图
1842年 《南京条约》割占
1860年 《北京条约》割占
1898年 英国租借地 新界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考点7
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时间:1898年
地点:首先兴起于山东
性质: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功绩:对于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起了一定
作用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考点7
义和团运动兴起,威胁到帝国主义在华
利益。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900年6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时间:
国家:
八国联军侵华:
原因: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考点7
八国联军侵华:
结果:
经过: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廊坊大捷
大沽之战
天津保卫战
老龙头车站
紫竹林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
挟持光绪帝逃往西安
八国联军侵华暴行:在北京疯狂抢虏,无恶不作
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辛丑条约》,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主 要 内 容 危 害
《辛丑条约》简表
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
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时间:
1901年(农历辛丑年)
签订国:
英、俄、德、美、日、法、意、奥、荷、西
1.我们要再现林则徐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场景,最好选择( )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收复新疆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 上海开始融入世界是在近代哪一条约之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A
A
练习题
3.《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4、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 上海开始融入世界是在近代哪一条约之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B
A
6.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
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 )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8、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记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圆明园已经成为残垣断壁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的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东交民巷居住着许多北京居民
D
D
9.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C
10.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的好处更多”。这种“好处”主要指成( )
A.获得巨额赔款
B.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D.在华办厂合法化。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