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30 11:0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程标准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采集渔猎
农耕和畜牧的起源
采集渔猎
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以前
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
时期
食物
工具
生活
形态
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工具
①群居迁徙
②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③女性提供大部分食物(母系氏族)
骨器(尖状挖掘器)


石锤、石砧
1930年法国地质学家德日进曾将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有色骨骼和鹿角”带到巴黎博物馆,请该馆矿物研究室的人员对标本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骨、角标本上的黑色物质并非有色金属的污染,而是燃烧的结果。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在旧石器时代的几百万年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比此后任何时候都更为平等,其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当时的女性对于团体获得食物的贡献不说大于男性,至少也是同等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采集渔猎
农耕和畜牧的起源
农耕和畜牧的起源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业
西亚
东亚
中美洲
时间:
大约1万年前
形成原因:
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
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小麦、大麦原产地
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山羊
玉米、甘薯
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材料一
农业产生后才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的改造自然,由自然的奴隶走向自然的主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尚定周、王有文《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试论农业起源》
材料二
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不会感到惊奇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材料三
有了原始农业,食物来源较前丰富了,生活较前有了保障,这样人们才有条件从事副业生产,如: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等,……由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要附着于土地,同时生活又较前有了保障,人们不必总是随着动、植物资源的变化而漂泊流徙,所以人们开始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
——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
材料四
原始音乐的产生与集体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人在集体劳动过程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喊声,便是最基本的声乐因素。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②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定居和聚落的形成;一部分人开始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的发展。
材料五
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材料六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各项具体劳动,如动物的繁殖、饲养和农作物的播种、收割等,更是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原始的历法,即以物候定农时的自然历。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③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等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
古巴比伦
灌溉农业发达
统治者都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区域
食物生产
土地所有制
社会生活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
古代美洲
区域
食物生产
土地所有制
社会生活
古巴比伦
古埃及
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王室、神庙、政府官员、贵族、商人拥有土地
土地、果园、资金、牲畜、工具、粮仓、劳力等可以租赁
在有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中已经说到了耕犁和耕牛等役畜。此外对有关出租和耕耘土地,放牧和管理牲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园等事,该法典也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可见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很发达。
——董恺忱《世界农业发展历程述略——兼论东西方农业的特点(上)》
王室和神庙
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呵!尼罗河,我称赞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呼吸。
——古埃及长诗
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成为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区域
食物生产
土地所有制
社会生活
古代中国
北方粟麦农业区
南方稻作农业区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旱地粟麦
水田稻作
区域
食物生产
土地所有制
社会生活
古代中国
北方粟麦农业区
南方稻作农业区
商周时期:井田制(国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私有制)
战国以后:封建土地私有制
经营方式: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国家政策:重农抑商
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区域
食物生产
土地所有制
社会生活
古希腊
古代美洲
大麦小麦(西亚传入)
谷物与蔬菜轮作
果园:葡萄、橄榄
古希腊、斯巴达:公民拥有土地
古罗马:国有—贵族、富人私有
①引进作物,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业和工商业
②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
玉米、甘薯、马铃薯
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
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区域
食物生产
土地所有制
社会生活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
古代美洲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的变化
男女地位的变化
私有制出现
阶级与国家出现
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采集
渔猎
生产力
发展
农耕
畜牧
农业
手工业
交换
贸易
早期
城市
剩余
产品
私有制
阶级
分化
战争
政府
军队
监狱
文字
记事
管理
国家
奴隶
社会
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人类开始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