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
高二化学(选修四)
2020.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答题纸2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及答题纸内的信息项目填涂清楚。
3.请将所有答案正确填涂在答题纸上所对应的空白处,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单项选择题(1-15题每题2分,16-23题每题3分,共54分)
1. “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开发新能源,倡导低碳经济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 B.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均属于新能源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性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2. 下列一些诗句、成语、谚语等包含吸热反应过程的是( )
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③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⑥火树银花;⑦死灰复燃;⑧凿壁借光。
A.②③⑤ B.只有③ C.⑤⑦⑧ D.③④⑤
3. 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5O2(g) =4CO2(g)+2H2O(l) ΔH=-2b kJ·mol-1
B.2C2H2(g)+5O2(g) =4CO2(g)+2H2O(g) ΔH=-4b kJ·mol-1
C.C2H2(g)+O2(g) =2CO2(g)+H2O(l) ΔH=-2b kJ·mol-1
D.2C2H2(g)+5O2(g) =4CO2(g)+2H2O(l) ΔH=+4b kJ·mol-1
4.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剂
A.②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 ??????? ? D.②③⑤
5.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后红色变浅
C.煅烧粉碎的硫铁矿有利于SO2的生成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6. 对于反应4Fe(OH)2(s)+2H2O(l)+O2(g) =4Fe(OH)3(s) ΔH=-444.3 kJ/mol,在常温常压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温度 B.焓变 C.压强 D.熵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8. 一定温度下,100mL2mol·L-1硫酸溶液和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慢该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 )
A.CH3COOK溶液 B.稀盐酸 C.2mol·L-1的硫酸溶液 D.ZnSO4固体
9. 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 3v(Z) B.2v(X)= 3v(Z) C.2v(X)= v(Y) D.3v(W)= 2v(X)
503745530734011710035715454510.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若改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从理论上说所测反应热数值是相等的
11.下列关于自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够进行的过程肯定不是自发过程
B.只有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够自动进行的过程才是自发过程
C.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进行的可能
D.非自发过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变为自发过程
12. 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 0.5mol/(L·s) B.v(B)= 0.3mol/(L·s)
C.v(C)= 0.8mol/(L·s) D.v(D)= 1mol/(L·s)
13.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5
5
0.15
5
D
35
5
0.2
5
0.2
20
1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B.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ΔH=-890.3kJ·mol?1,则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
C. 已知:500℃、30MPa下,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将1.5mol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kJ
D.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H=+566.0 kJ·mol?1
15.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72999025400A.N2(g)+3H2(g)false2NH3(l) ΔH=(a-b-c)kJ·mol-1
B.N2(g)+3H2(g)false2NH3(g) ΔH=(b+c-a)kJ·mol-1
C.N2(g)+H2(g)falseNH3(l) ΔH=(a-b-c)kJ·mol-1
D.N2(g)+H2(g)falseNH3(g) ΔH=(b+c+a)kJ·mol-1
16.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下列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2v(NH3)= v(CO2)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17.已知:2H2(g)+O2(g)= 2H2O(l),ΔH=-572kJ/mol;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O=O 键的键能为498kJ/mol,则H2O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 ( )
A.485.5 kJ/mol B.610 kJ/mol C.917 kJ/mol D.1220 kJ/mol
18.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falseB(g)+C(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不是气态
B.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是气态
C. 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A,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19.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B(g)2C(g) △H<0,A、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right5715A. x=1
B. 反应进行到1min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 2min后,A的正反应速率一定等于C的逆反应速率
D. 2min后,容器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
20.已知: C(s)+ O2(g) =CO(g) ΔH=-110.35 kJ·mol-1 CO(g)+O2(g) = CO2(g) ΔH=-282.57 kJ·mol-1。若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CO与CO2的体积比为2∶3,则与6 g碳完全燃烧相比,此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为 ( )
A.56.51 kJ B.110.35 kJ C.196.46 kJ D.282.57 kJ
2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X(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I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图Ⅱ中,平衡状态甲与乙相比,平衡状态甲的反应物转化率低
C.图Ⅱ中,t时间是增大了压强
D.图Ⅲ是反应分别在甲、乙条件下达到平衡,说明乙温度高于甲
22.利用反应:2NO(g)+2CO(g)2CO2(g)+N2(g)△H=-46.8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及时移出CO2和N2
23.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24.(3分)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已知:2CO(g)+O2(g) = 2CO2(g) △H1=-566kJ·molˉ1
H2O(g)+CO(g) = H2(g)+CO2(g) △H2=-41kJ·molˉ1
CO(g)+2H2(g) = CH3OH(g) △H3=-107kJ.molˉ1
则CH3OH(g)+O2(g) = CO2(g)+2H2O(g) △H=___________kJ·molˉ1
387286538481025.(15分)向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未知)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变化。请回答:
(1)t1s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2)若t1=15时,则t0~t1s内以C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C)=_______。
(3)密闭容器的体积是_____L;
(4)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用酸性 KMnO4 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向一支试管中先加入1mL0.01mol/L酸性KMnO4溶液,再加入1滴3mol/L硫酸和9滴蒸馏水,最后加入1mL0.1mol/L草酸溶液
前10min内溶液紫色无明显变化,后颜色逐渐变浅,30min后几乎变为无色
II
向另一支试管中先加入1mL0.01mol/L酸性KMnO4溶液,再加入10滴3mol/L硫酸,最后加入1mL0.1mol/L草酸溶液
80s内溶液紫色无明显变化,后颜色迅速变浅,约150s后几乎变为无色
(1)完成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H2C2O4++6H+=2Mn2++ + 。
(2)由实验I、II可得出的结论是 。
right19685(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二所示。
根据图二所示信息关于实验II中80s后溶液颜色迅速变浅的现象,由该化学方程式该小组提出了新的猜想,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Ⅰ.该小组同学提出的猜想是 。
Ⅱ.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内容及记录】(H2C2O4溶液足量)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H2C2O4溶液(0.1mol/L)
KMnO4溶液
(0.01mol/L)
稀硫酸(3mol/l)
1
1.0
1.0
10滴
无
150S
2
1.0
1.0
10滴
t
Ⅲ.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猜想成立,则t 150S(填“<”、“=”或“>”)。
460057525400(4)该小组拟采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方案继续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 他们拟研究的影响因素是 。
②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 (填“是”或“不”) 合理,理由是 。
三、计算题(6分)
27.2.0mo CO和2.0mol H2O充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平衡时CO2为1mol,该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多少?如果此时再加入1molCO,则再次平衡时H2的浓度为多少?
高二化学(理科)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1-15题每题2分,16-23题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C
B
B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D
C
B
A
A
C
A
题号
21
22
23
答案
D
B
A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24. (3分) -660 kJ·molˉ1
25.(15分,每空3分)
(1) 60% (2) 0.004 mol·L-1·s-1 (0.24mol·L-1·min-1) (3) 2
(4) 0.04 mol (5) 3A B+2C
26.(22分,除标注外每空3分)
(1) 10CO2 8H2O (全部正确得3分)
(2)其他条件相同时,H+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Ⅰ. 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Ⅱ.MnSO4固体 Ⅲ. <
(4)KMnO4溶液浓度 不合理(1分) KMnO4 溶液浓度不同,溶液起始颜色深浅
三、计算题(6分)
27 解:设第一次平衡时CO反应了xmol,
根据方程式可得:
CO(g)+H2O(g)CO2(g)+H2(g)
初始量 2 2 0 0
变化量 x x x x 1分
平衡量 2-x 2-x x 1
由方程可知:x=1 1分
则平衡常数 K= =1 1分
第二次加入1molCO后平衡继续向右移动,设CO转化了ymol,
根据上式及方程式可得:
CO(g)+H2O(g)CO2(g)+H2(g)
初始量 2 1 1 1
变化量 y y y y 1分
平衡量 2-y 1-y 1+y 1+y
由平衡常数可得:K= =1 1分
得y= 0.2mol 则平衡时H2的浓度为:
C==0.6mol/l 1分
答,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继续加入1molCO达平衡后H2的浓度为0.6mol/l。
DBCACBBACBCBCDCBAACA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