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
高一地理(必修Ⅰ) 2020.11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考生将答题卡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2020年6月9日,木星和土星共同谱写“双星伴月”的美丽乐章。木星和土星均属于
A.矮行星 B.地内行星 C.地外行星 D.远日行星
图为“部分天体系统示意图”,P、Q是与地球紧邻的大行星,M是地球的卫星。读图完成2-4题。
2.图中Q天体为
A.太阳 B.水星
C.金星 D.火星
3.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条件是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图中包括了几级天体系统
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5-7题。
5.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7.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来自太阳能的是
A.生物能 B.风能 C.水能 D.地热能
8.下面各图中,关于地球运动方向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9.任何一天,地球表面经度相同的地方
A.日出时间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10.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是
A.昼夜的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春夏秋冬的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1.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指的是
①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②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
③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地方时 ④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下列节日中,上海白昼最长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13.当南京昼夜平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 B.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 D.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14.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变大,那么
A.热带范围变大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大 D.五带范围不变
1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变慢 B.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C.北半球昼长夜短 D.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北,直射点向北移动
16.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17.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低层到高层的大气成分依次是水汽、干洁空气、尘埃
B.对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使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C.平流层既对生物有保护作用,又有利于飞机飞行
D.高层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密度减小,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
18.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和浮尘可吸收相当数量的红外光
D.大气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
19.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按成因分别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
C.沉积岩和变质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0-21题。
日落后西方的天空仍然有一段时间是明亮的。与该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① B.② C.③ D.④
2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②和④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②为地面反射,属于长波辐射 B.②为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C.④为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D.④为地面反射,属于短波辐射
太阳活动高峰时会发生太阳风暴现象,其产生的高速带电离子流往往给地球造成严重影响,据此完成22-23题。
2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A.极昼和极夜 B.黑子和耀斑 C.太阳风和磁暴 D.光球和色球
23.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A.全球各地地震频繁 B.我国东北地区出现极光
C.有线通讯衰减或中断 D.引发“磁暴”现象
24.读右图,位于南半球的岛屿甲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最终
可能与哪岸相连
A.北岸 B.南岸
C.两岸都相连 D.两岸都不相连
25.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其划分依据是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B.各层组成物质的不同
C.各层密度的不同 D.各层厚度的不同
26.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
27.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生成于下列哪类岩中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都有
28.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或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岩石 ②化学元素 ③矿床 ④矿物 ⑤矿产 ⑥地壳 (岩石圈)
A.②→⑤→①→④ B.②→④→⑥→①
C.②→④→①→⑥ D.②→④→③→⑤
29.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风化作用—瀑布、峡谷 B.侵蚀作用一黄土高原的沟壑
C.搬运作用一山麓冲积扇 D.沉积作用一戈壁、冰川谷
30.喜马拉雅山脉地处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⑴这天为 (月、日)前后,是北半球的________ (节气),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BC是______(晨线/昏线)。(3分)
⑵这一天北极圈与赤道的昼长相差_____个小时,北极圈与南极圈昼长相差_____个小时。(2分)
⑶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从________分别向______递减。(2分)
⑷D点所处纬线与C点所处纬线之间的热量带是__________,此热量带有明显的______变化现象。(2分)
⑸A、C两处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处。(1分)
32.(10分)读图,回答问题。
⑴填出图上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含义:
A______ 、B______ 、 C_____、D_____ 、
E______ 、F______ 。(6分)
⑵利用地震波划分地下两个不连续面的依据是:划分莫霍面的依据是 。划分古登堡面的依据是 ___________。(4分)
33.(10分)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⑴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 甲: ,乙: ,
a、b:______。(3分)
⑵该地地壳受到了南北方向力的作用,属于 ______力(拉张力或挤压力)。(1分)
⑶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3分)
⑷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______地(甲地或者乙地);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__地(甲地或者乙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地(甲地或者乙地)。(3分)
(10分)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图中涵盖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 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⑵写出三大类岩石的名称。①为 、 ②为 ______;③为 ______。(3分)
⑶图中字母所示的内力作用B为 、C为_______、E为_______。图中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是 。(4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11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CDBBC 6——10 ADCCA 11——15 DCDBD
16——20 CCDBC 21——25 CBDBA 26——30 CBCBC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
(1)6 22 夏至 昏线(每空1分,共3分)
(2)12 24 (每空1分,共2分)
北回归线 南北 (每空1分,共2分)
北温带 四季 (每空1分,共2分)
A (1分)
32.(10分)
(1)莫霍面 古登堡面 地幔 外核 横波 纵波 (每空1分,共6分)
(2)纵波、横波通过该层时速度都明显加快 通过该层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降低(每空2分,共4分)
33.(10分)
(1)背斜 向斜 断层 (每空1分,共3分)
(2)挤压 (1分)
(3)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2分) 外力沉积 (1分)
(4)甲 乙 甲 (每空1分,共3分)
34.(10分)
(1)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每空1分,共3分)
(2)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每空1分,共3分)
(3)冷凝作用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内外力共同作用(每空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