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我的1919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1.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
2.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巴黎和会会场
巴黎和会三巨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派出20万华工参加战争勤务,加入协约国对德、奥宣战。战后(1919.1.18~6.28),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和平会议”。实则是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惩治战败国的分赃大会。会议被英、法、美操纵。
英国首相
劳合·乔治
法国总理
克里孟梭
美国总统
威尔逊
德军1898年在青岛信号山麓岩壁勒刻飞鹰“记功”碑(左)。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其占领青岛“记功”碑(右)。
青岛信号山麓岩壁飞鹰“记功”碑
中国代表提出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
1919年1月28日,陆征祥(外交部总长 团长)率顾维钧(驻美公使)、王正廷(南方军政府代表)、施肇基(驻英公使)、魏宸组(驻比公使)等人赴巴黎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中国直接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共分甲乙丙丁四部分,全面论述了中国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求。
陆征祥
顾维钧
王正廷
德国将按照一八九八年三月六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德国应将关于胶州领土内之民政、军政、财政、司法或其他各项档案、登记册、地图、地契及各种文件,无论存放何处,自本条约实行起三月内移交日本。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摘录)
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
北京大学队伍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1919年5月4日)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会集,举行示威游行。他们手执标语旗,散发传单和宣言,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
1.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北京女高师学生参加“五四”游行
北京大学学生分组在街头讲演
学生们在前门大街激昂讲演
游行示威的女学生队伍
游行队伍前往东交民巷使馆区示威,被中外军警无理阻拦。游行队伍转奔赵家楼胡同,放火烧了曹汝霖的住宅。
火烧曹宅
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五四”期间连续三期刊登《山东问题》文章。
陈独秀和李大钊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英译文为胡适翻译。宣言强烈要求收回山东权益。
天安门前愤怒的人群(油画)
工人阶级为主力;
市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参加;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全国规模。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看看看,滔天大祸,飞来到身边。
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此耻不能甘。
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
听听听,山东父老,同胞愤怒声。
送我代表赴北京,质问大总统!
反对卖国廿一条,保护我山东。
堂堂中华,炎黄裔胄,主权最神圣。
“五四”运动中的歌词
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五四运动时的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誓死力争”
“保我主权”
“勿作五分钟爱国心”
“争回青岛方罢休”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中国宣告死刑了”
“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国民应当判决国贼的命运”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街头讲演的学生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逮捕30多名学生。5日,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并发出通电,呼吁全国人民起来斗争。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上海各界2万余人声援北京学生(1919年5月7日)
2.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天津
上海
九江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教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
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
上海人民积极进行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
上海工人罢工
上海商界罢市游行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晨报》的消息报道
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1919年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签约之期。在中国人民反对下,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通告(右图);其他各国代表的签字(左图)。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A.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历次革命运动口号之比较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太平天国运动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辛亥革命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
中国人民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反封
反帝
反封
反帝
反封
名称 性质 任务 领导阶级 主力 结果 前途 指导思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人民群众 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 人民群众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
导火线:
时间:
1919年5月4日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爆发
经过
中心:上海
主力:无产阶级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训练
1.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 )
A.青年学生 B.无产阶级 C.商人 D.农民阶级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地点和主力分别是( )
A.北京、工人 B.北京、学生
C.上海、学生 D.上海、工人
4.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于(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 D.辛亥革命
B
B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