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0-11版初中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岳麓版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10-11版初中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岳麓版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3 13:59:46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重庆谈判
第一篇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篇章:煮豆燃萁相煎急
——内战爆发
第三篇章:斗智斗勇新格局
——战略反攻
日本政府向盟国投降
延安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第一篇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八年的抗日战争,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中华大地充满了希望,各党各派和人民大众都对中国的未来提出自己的设想。请同学们分别从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三个角度,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做一下自己的设想?
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中共:期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国民党: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实现独裁统治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1)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2)毛泽东是否应邀到重庆谈判?他为什么要冒风险去谈判,他不怕又一次“西安事变”的发生吗?
(3)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吗?为什么?
(4)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
国民党:
(1)它的军队在抗战后期消极抗日,大多龟缩在大后方,需要争取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2)欺骗舆论蒙蔽人民,掩盖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
共产党:
(1)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人民渴望和平,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2)利用谈判的机会,揭露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以便教育和团结人民,争取中间势力。
1.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来延安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文本
“双十协定”的签订——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第二篇章:煮豆燃萁相煎急
美国积极支持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
全国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简表
装备军队 45个师
训练军事人员 15万人
给予贷款和物资 59亿美元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援助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1)全面进攻
全面进攻以国民党的失败而告终,进而改为重点进攻。




上海
南京
武昌
郑州
西安
济南
延安
国民党重点进攻示意图
1947年3月——1947年6月
2
万人
20
万人
1947 年 3 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7年3月陕北
国共力量对比表
面对众寡悬殊,中共采取了什么样的战略战术?
主动撤离
“蘑菇”战术
引进“口袋”
保存实力
拖垮敌人
歼灭敌军
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蘑菇战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防御的战术形式之一。在敌强我弱、敌军向我进攻的形势下,我实行避敌之锋芒,不同敌主力决战,而是利用有利的群众基础和地形条件,同敌人一再周旋,打圈子,将敌磨得筋疲力尽,然后寻机歼灭之。1947年 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集中二十三万兵力向陕甘宁边区进行重点进攻,我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终于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毛泽东转战陕北
经过一年的英勇战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30
万人
1946年6月
430
万人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7年6月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进
入大别山
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
第三篇章:斗智斗勇新格局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反攻的目标为什么要选定中原地区?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1947年8月,刘邓大军穿过人烟稀少、遍地积水的黄泛区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想想看,他们谁说得对?
因为威胁到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这个作用可真不小!
不对!是因为解放军开始向国民党统治区大举进攻了。
著名论断: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毛泽东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包括我们的学习,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要重视对手;在困难中看到成功,树立乐观主义精神。
智慧博士的话
中国共产党
争 揭 实 协 维 决 运 为 蘑 战 挺 大
和 骗 施 定 护 议 动 主 菇 术 进 别
平 局 战 山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政协决议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转入反攻
假 真 陕
和 备 撕 协 破 决 挑 内 进 甘 陷 被
平 战 毁 定 坏 议 起 战 攻 宁 入 动
国民党反动派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训练
1、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目的是:( )
A、讨论停战的问题 B、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C、争取国内和平 D、准备内战
2、美蒋发动全面内战开始于:( )
A、1945年8月 B、1946年6月
C、1947年3月 D、1947年夏
D
B
3、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
A、三大战役的开始 B、渡江战役开始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 )
A、南京、上海 B、南京、武汉
C、武汉、重庆 D、上海、武汉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