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六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
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张 謇
一、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1.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1.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洋务运动中,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拉开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
民族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到1894年已经有企业170多家,最早办工厂的有商人、地主和官僚,也有一些出身底层的工匠和小商贩。
时期
阶段 萌芽和艰难发展 “黄金时代” 凋谢萎缩
原因
1、外商企业的刺激;
2、洋务运动的推动
1.辛亥革命的作用;
2.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3.国货运动的推动。
一战期间
一战后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洋务运动
到清末
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黄金时代”
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考中状元后,他没有去当官,而是回到家乡,创办工厂,兴建学校,还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博物院。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后形成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
捷 报
贵府少大老爷张謇恭应殿试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钦点翰林院修撰
张謇其人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1)思想主张:提出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是“富强之大本”,主张“____________”。
(2)创业活动:1899年,在南通创建____________, 由此踏上“__________”的道路。
(3)历史地位:张謇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___________之一,其创业活动是1895年以来_______________发展的一个缩影。
实业
教育
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
民族企业家
民族资本主义
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概括张謇的一生主要有哪些成就?
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大门
大生纱厂车间
张謇于1905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博物馆
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
张謇的大生纱厂的结局怎样?说明了什么?
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二人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1912年,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经过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
民初的实业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范旭东创办的久大精盐公司
(1853-1926)江苏南通人,创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政治上属于立宪派。
(1875-1952)江苏无锡人。创办申新、福新等公司。主营面粉和纺织。即所谓“面粉大王”。
(1866-1947)安徽人,袁世凯的财政管家。举办多种实业,有“南张北周”之誉。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1912年我国的经济结构
1919年我国的经济结构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头顶乌云密布,脚下困难重重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天津
上海
武汉
杭州
广州
根据以上资料,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时间短暂,过程曲折
2.地区、产业不平衡
3.总体水平落后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时间:
原因:
1927-194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7-1937:萧条
1937-1945:破产倒闭
1945-1949:陷入绝境
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查找资料或访问老人,列举中国近代著名的国货品牌。看谁说得多?
三、课堂小结
状元张謇有主张,实业救国办纱厂。
荣氏兄弟办纱厂,生产面粉和棉纺。
民族工业步履艰,三座大山压身上。
简单产品无力造,日用品前总带“洋”。
三座大山不推翻,民族工业无希望。
四、达标训练
1、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毅然回乡创办企业的清末状元是( )
A. 张之洞 B. 张謇
C. 范旭东 D. 卢作孚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
( )
A.1911-1914年 B.1912-1918年
C.1913-1919年 D.1914-1918年
B
D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封建势力的压迫
C.官僚资本势力的压迫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D
材料:“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 请回答:(1)材料中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指的是谁?如何评价他?
(2)材料中说“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呢”是什么意思?
张謇,清末的实业家,教育家
(1)指的是张謇。
(2)张謇本来是状元的身份,却回到家乡去创办实业,从事工商业。
(3)我们要学习这位状元什么样的精神?
(4)大生纱厂的结局如何?它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张謇出于爱国之心,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值得敬佩和学习。
最终萎缩,濒于倒闭。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