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测试 提优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读拼音,写同音字。
(1)zhèn 地( ) 城( ) ( )兴中华
(2)gù 牢( ) ( )事 左( )右盼
(3)jié 豪( ) ( )日 精疲力( )
2.根据“宁”的解释填空。
(1)在“宁死不屈”中“宁”的读音是__________,“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坐卧不宁”中“宁”的读音是__________,“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蓄水(chǔ) 签订(qiān) 崛起(jué)
B.迷惑(huò) 延长(tíng) 催促(cuī)
C.邀请(yāo) 明媚(méi) 打扰(rǎo)
D.被迫(pò) 妄想(wàng) 清晰(xī)
(2)下面加粗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饮琵琶马上催 让他马上过来
B.醉卧沙场君莫笑 沙场点兵
C.古来征战几人回 他即将踏上征途
D.难酬蹈海亦英雄 同工同酬
(3)这两句诗分别与哪个人物有关?不肯过江东——( );但使龙城飞将在——( )。
A.刘邦 B.李广 C.项羽 D.关羽
(4)“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结合南泥湾的资料,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要追寻的是( )的精神。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勇于献身
(5)下面句子中表达的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 )。
A.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
B.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吗?
C.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
D.我们可以学习他的精神呀!
(6)下列句子中,与“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胜利了,我怎能不去登台演出?
B.胜利了,我非去登台演出不可。
C.胜利了,我不能去登台演出了。
D.胜利了,我不能不去登台演出。
4.按要求完成练习。
周末的学习任务是出一期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让我们一起来收集资料吧!
(1)如果要摘抄一首爱国诗词,你会选哪首?请默写出诗词名、作者和其中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刚收集到了下面的图片,你能分别用哪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他们的品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小明写的文章里有个病句,帮他用修改符号修改一下。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4)李丽在《人民日报》上看到《爸爸说》(见下图),想仿照着写首小诗,帮她补充完整吧。
爱 国
怎么才是爱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咱们的国家就有力量
二、阅读与理解。
(一)这是一群集体“赴死”的中国人!今天所有的中国头条只为他们!
【导读】“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据中国疾控中心报告,截至2020年2月11日24时,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的42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其中确诊1716例。为了14亿国人安危,3.2万白衣逆行而上,他们是一群集体“赴死”的中国人,在看不见敌人的战场上,用血肉筑起生命防线。他们有一个平凡的名字:中国医生。
【破军】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役。中国赢,则世界赢,武汉赢,则中国赢。2月9日,41架飞机从祖国四面八方齐飞武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中国医疗界四大天团组成“王炸”,百年来首次会师武汉!镜头所过之处,皆是国之栋梁,悲壮又英
勇。山川相遇,国应无恙。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转身】徐辉,51岁,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连续奋战十几天后,她积劳成疾,牺牲在了疫情防控战场上。武昌医院一名叫柳帆的护士也殉职了。几小时前,她的名字还被写错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已经59岁的她,生前曾主动申请延迟退休……他们都拼尽全力,倒在了战场上。
“医者,此去欲何?”
“战病疫,救苍生!”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
(摘自网络及《人民日报》选文有改动)
1.读短文填空。
(1)这群集体“赴死”的中国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他们”要奔赴的目的地是_____________,“他们”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导读】中画“_____”的句子说明医生在救治病患时被感染的几率非常低。( )
(2)【破军】中“王炸”指的是中国医疗界最顶尖的四个团队聚到了一起。( )
(3)【转身】中的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医务人员牺牲了。( )
(4)【转身】中“若一去不回?”的意思是如果工作忙碌起来,就回不了家。( )
3.他们值得我们永远记住——记住他们疲惫的面容,记住他们逆行的背影,记住他们不
朽的精神!写下你最想对他们说的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苏武牧羊
①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常常发生战争。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jīng)节交给他。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
②苏武与随从们来到匈奴,完成了外交任务后准备回国。谁知,匈奴王突然翻脸,硬说苏武参与匈奴内乱,要他认罪。苏武手握旌节,宁死不屈,气愤地说:“我代表大汉而来,绝不能受侮辱!”说完便抽刀自尽,顿时鲜血直流,幸好被人救下。
③匈奴王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很敬佩他,就派早已投降的汉臣卫律去劝降他。没等卫律说完,苏武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骂道:“卫律!你本是汉朝的臣子,却忘恩负义,背叛国家投靠匈奴,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骂得卫律无言以对,脸色通红,羞愧而去。
④为了使苏武屈服,匈奴王又生一计。一天,他召见苏武,指着一群羊冷笑着说:“这群羊归你放牧,哪天生出小羊羔,就哪天放你回国。”说完派人把苏武押到千里之外的北海边塞去牧羊。苏武查点羊群,却发现全是公羊。但他心坚如铁,毫不动摇。
⑤北海边塞野草丛生,荒无人烟,唯一和苏武做伴的,就是那支旌节。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苏武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那支旌节,不论是白天放羊,还是晚上睡觉,旌节从不离手。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手持旌节回到祖国。
⑥过了整整19年,经汉朝多次交涉,匈奴王终于答应放苏武回国。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刚刚40岁,这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回到都城时,成千上万的人都出来迎接。看到苏武含着热泪坐在车上,怀里紧紧地揣着那支脱光了毛的旌节,人们无不为之感动落泪。
1.给词语中的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屈:A.弯曲;使弯曲 B.屈服;使屈服 C.委屈;冤枉
宁死不屈( ) 屈指计算( )
2.写出两个能够形容苏武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匈奴王派人把苏武押到北海边塞牧羊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文章第③段,用“____”画出描写苏武动作、语言、神态的部分。联系短文内容,体会苏武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补全文章的小标题,连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以死抗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旌回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表达与交流。
我们今天能在校园中愉快地学习,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92岁的敖忠芳仍坚守一线,她说:“我现在还能干得动。”84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安国安民……还有许许多多冲在第一线,用自己的生命和疫情进行着殊死抗争的人。请拿起你的笔给他们(或选其中一个)写封信吧,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注意书信格式。
答案
一、1.(1)震 镇 振 (2)固 故 顾 (3)杰 节 竭
2.(1) nìng 宁可 (2) níng 安宁
3. (1)D (2)B (3)C B (4)A (5)B (6)C
4.(1)示例:《出塞》 王昌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示例:精忠报国 铁面无私 志存高远 秉公执法
(4)示例:军人守卫边防,是爱国 环卫工人打扫卫生,也是爱国
二、(一)1.(1)医务人员 (2)武汉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1)× (2)√ (3)√ (4)×
3.示例:白衣天使把苦、累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我要谢谢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希望你们在照顾病人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
(二)1.B A
2.示例:坚贞不屈 铁骨铮铮
3.为了迫使苏武屈服。
4.苏武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骂道:“卫律!你本是汉朝的臣子,却忘恩负义,背叛国家投靠匈奴,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苏武当时十分愤怒。因为卫律原本是汉朝的臣子,却投降了匈奴,现在还来劝降苏武,苏武对他非常鄙夷,对卫律劝降的行为感到愤怒。
5.卫律劝降 北海牧羊 苏武奉命持旌节出使匈奴,却遭到了匈奴王的迫害。苏武宁死不屈,拒不接受匈奴王和卫律的劝降,被发配到北海牧羊。经过汉朝的多次交涉,19年后苏武终于手持旌节回到了汉朝。
三、略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