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二、教材分析:本课属导读课,文体小说,文章情节曲折生动,构思巧妙;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教学中在让学生理解文章巧妙构思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物形象,从而理解文章主题,进而使学生认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的批判态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故事情节;学习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理解主题。
2、能力目标:理解人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会人物描写。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的批判态度;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结合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文章主旨。
2、对本文主人公的理解。
3、对作者批判态度的理解。
五、学法指导:研读感悟,讨论探究,实践表演。
六、教学资源:自制图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手足之情”的理解,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文中说:“于勒是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他们之间的亲情如何呢,请看课文。 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2、找同学朗读课文 任务:(1)感悟本文构思巧妙之处,谈一谈。(2)用简短的话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概括能力
3、速读课文:根据故事情节准备复述 ( 复述过程中教师打出根据故事情节所制的图片) 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试练习
4、小声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人物描写之处,细品文中是怎样生动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的?揭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方法:在学生找出人物描写方法之后,请四名同学分角色上台表演“菲利普一家在船上遇见于勒的过程”大家共同体会人物性格。 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理解分析人物性格,并使学生发挥表演才能,增强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肯定。
5、设置问题情境,分组讨论展开比赛,看谁答得好。(1)本文主人公是谁?“我”在文中的作用?(2)于勒的两封信在文中有何作用?(3)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 深层次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关于本文主人公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主人公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各抒己见阐明理由,理由充足即给予肯定。
6、学生质疑:请同学们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体现师生互动。
7、.默读“我心里默念……我的亲叔叔”一段话,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关于作者的态度,教师视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提示,此环节意在理解文章主题,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过渡。
8、自由发言:对于勒和菲利普夫妇你持什么态度?文中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 让学生发表自己主观见解,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9、扩展练习:设想故事到此没有结束,以后的故事会是怎样呢:展开想象,合理构思情节,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续写故事。 学以致用,进行人物描写手法与构思故事情节的写作训练,由课内到课外,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结语:从同学们的发言和续写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丑与恶的憎恨,对美与善的憧憬,说明大家都有一颗火热的心,让我们用爱心去创造温馨,用真情去感动世界,让我们永远善待别人,这也是善待自己。
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盼 见
有钱 于勒 没钱
赞 躲
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课后回顾:
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
张树仙
唐山二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