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21+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21+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1 10:17: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重点)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和格式。(难点)
【阅读】课本P102---P103,回答下列问题。
2.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⑴设:

⑵写:

⑶标:

⑷列:

⑸答: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尝试练习】现有16g氧气与足量的镁条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审题]①该题涉及的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

=
2
\
GB3
②题目给出的已知量为_______的质量,未知量为______的质量;③已知量与未知量有什么关系?
[解题]请你在草稿纸上书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对照]写完后,请先自己检查,再与同学的解题过程对比、交流,然后与P100例1比较有哪些异同。
【阅读】自学课本P100例1、例2后,完成以下问题:
【思考交流】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可分为哪几个步骤?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
【火眼金睛】
氢气燃烧得到36g水,需要多少g氢气?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如下,请你仔细检查后回答:他们做得对吗?分别有什么缺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甲同学
解:设需要Xg氢气。
H+
O2↑点燃HO2
1???
1
?x
36g
1/1=
36g/x???
x
=
1.1
g
答:可得到1.1g氢气
乙同学
解:设需要X氢气。
?H2+
O2点燃H2O
?2
18
?x
36
?18/2
=?36/x?x
=
4
g
答:可得到4g氢气
丙同学
解:设需要Xg氢气。
H2+
O2点燃H2O
????
32????
36?
36
g????
x
???32/36
=?36g/x?
x
=
32
答:可得到32g氢气
丁同学
解设需要氢气质量为X。
2H2+
O2点燃
H2O4?????
18
x
36g
???
x
=
4
g
答:可得到4g氢气
【归纳小结】
1.计算的依据是

2.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⑴设:
;(未知量带单位吗?)
⑵写:
;(要注意什么?)
⑶标:
;(有关的量标在什么位置?已知量带单位吗?)
⑷列:
;(怎么比呢?)
⑸答:

3.计算类型:
例1:已知
的质量计算
的质量。
例2:已知
的质量计算
的质量。
4.注意事项:
⑴解题格式要规范,步骤要齐全。
⑵以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对于不纯的反应物或不纯的生成物必须折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进行计算。
⑶必须正确使用单位,单位要统一。
■常见的错误:①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②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③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④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⑤单位使用错误;⑥把不纯物质当成纯净物进行计算。
■常用的几个关系式:
①某物质的纯度=(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
②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基础达标]
1.要让11.2g铁丝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

A、16g
B、13.2g
C、6.4g
D、无法计算
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A、24∶40
B、24∶56
C、7∶3
D、3∶7
3.在化学反应X+2Y
=2Z中,已知X和Z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18,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能力提升]
1.
在4A+5B==4C+6D的反应中,已知17gA完全反应生成30g物质C和27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16
B.17
C.34
D.32
2.
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  )
A.40g
B.60g
C.30g
D.50g
3.在实验室用木炭还原CuO制取单质Cu,若用
足量的C还原40gCuO,可以得到多少质量铜?
(化学方程式:CuO+C
高温
Cu+H2O)
燃烧16.8g铁丝最多可得四氧化三铁多少克?
[直击中考]
1.
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
A.
16
B.
32
C.
48
D.
64
2.
有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
2A+B=C+2D
B.
A+2B=C+2D
C.
2A+B=2C+D
D.
A+B=C+D
3.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s
1.0
1.5
2.0
2.5
3.0
剩余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1)加热到_____min,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
4.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高温
CaO+CO2↑(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受热均不发生反应),得到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Ca----40
C----12
0----16)
反应时间/s
t0
t1
t2
t3
t4
t5
t6
剩余质量/g
80
75
70
66
62
58
58
计算:(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计算的依据是

2.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⑴设:
;(未知量带单位吗?)
⑵写:
;(要注意什么?)
⑶标:
;(有关的量标在什么位置?已知量带单位吗?)
⑷列:
;(怎么比呢?)
⑸答:

3.计算类型:
例1:已知
的质量计算
的质量。
例2:已知
的质量计算
的质量。
4.注意事项:
⑴解题格式要规范,步骤要齐全。
⑵以的
质量进行计算,对于不纯的反应物或不纯的生成物必须折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进行计算。
⑶必须正确使用单位,单位要

■常见的错误:①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②元素符号或
写错;③化学方程式
;④
计算错误;⑤单位使用错误;⑥把不纯物质当成纯净物进行计算。
(附: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C
2.D
3.
2
[能力提升]
D
2.C
[直击中考]
1.B
2.B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同步练习
我的收获(思维导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
初中化学
1、表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3、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36
4
32
2H2O
=
2H2↑+O2↑
通电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有哪些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可以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
课前复习(2分钟)
2、每两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重点)
2.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和格式。(难点)
学习目标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讲授新课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思路是怎样的呢?
(1)解题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例1
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___
步骤:
1.设:设未知量
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MnO4
K2MnO4
+MnO2
+
O2
2
3.找:找出已知量、未知量,并把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和质量写在对应化学式下面
2×(39+55+4×16)
1×(2×16)
6.3g
4.列:列比例式求解
x
32
2×158
6.3g
x
_______
=
x=0.6g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可以得到0.6g氧气。
Δ
思考:
我们了解解题依据和关键,那解题步骤和格式又是怎么样的?
2H2O
2H2
+
O2
解:设需要水的质量是为x
16g
答:需要18g的过氧化氢。
x=18g
2×18
32
未知数x不能带单位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配平化学方程式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
通电
例2
实验室做电解水实验时生成16g氧气,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
36
32
16g
x
x
(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例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
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
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
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
不参与化学反应)K----39
Cl-----35.5
O----16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
(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氯酸钾的纯度?
某物质的纯度
=
纯物质的质量
样品的总质量
×100%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关于含有杂质的计算
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
(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及纯度?
解:(1)
m(O2)=6g-4.08g=1.92g
1.92g
(2)设5g样品中含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
2KCl+3O2↑
MnO2

245
x
96
1.92g
245
96
x
1.92g
=
X=4.9g
答:氯酸钾的纯度为98%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氯酸钾的纯度=
4.9g×100%=98%
6g-1g
(1)设未知量之前一定要注意所提供物质质量单位是否一致,如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的化学方程式是否书写正确,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配平,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是否正确。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原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要写在相应相对分子(原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乘积的下边。
(4)计算结果的小数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归纳
1.注意: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设未知数………………………………………设
写化学方程式…………………………………写
找质量关系、已知量和未知量………………找
列比例式………………………………………列
解比例式,求未知数…………………………解
简明写答………………………………………答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1.
在4A+5B==4C+6D的反应中,已知17gA完全反应生成30g物质C和27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16
B.17
C.34
D.32
2.
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 )
A.40g
B.60g
C.30g
D.50g
D
C
3.在实验室用木炭还原CuO制取单质Cu,若用
足量的C还原40gCuO,可以得到多少质量铜?
(化学方程式:CuO+C
=
Cu+H2O)
高温
解:设可以得到铜的质量为x
CuO+C
=
Cu+H2O
高温
80
40g
64
x
80
40g
64
x
=
X=32g
答:可以得到32g的铜。
(相对原子质量
Cu:64
O:16
C
12
4.燃烧16.8g铁丝最多可得四氧化三铁多少克?
Fe+
2O2
=
Fe3O4
168
解:设可得氧化镁质量为x
232
168
16.8g
16.8g
X
232
X
=
X
=
23.2g
答:燃烧72g镁最多可得氧化镁质量为
23.2g。
点燃
3
(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1.
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
A.
16
B.
32
C.
48
D.
64
2.
有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
2A+B=C+2D
B.
A+2B=C+2D
C.
2A+B=2C+D
D.
A+B=C+D
直击中考
B
B
3.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到_____min,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3)解: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45
x
96
0.96g
245
96
x
0.96g
=
X=2.4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2KClO3
=
2KCl+3O2↑

MnO2
3.【答案】
(1)2.5;
(2)
0.96;
4.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CaO+CO2↑(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受热均不发生反应),得到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Ca----40
C----12
0----16)
计算:(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剩余固体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煅烧
100
X
=
44
22g
X
=
50g
50g
80g
=62.5%
8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0%
解:(1)二氧化碳的质量=80g-58g=22g
(2)设80g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8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
CaCO3
=
CaO+CO2↑
100??
???????
44
x??????????
?
22g
高温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