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2020年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2020年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1 11: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2020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
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
由热变冷的铝锅
B.
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C.
铁球被压成铁饼
D.
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
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A.
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B.
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
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小红和奶奶在家里蒸馒头,将面揉好放入蒸笼如图甲所示,过一段时间出锅时发现馒头变白变大了,如乙图所示。在此过程中,假设馒头没有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馒头的质量变大了
B.
馒头的平均密度增大了
C.
馒头的质量减小了
D.
馒头的平均密度减小了
图中的有关物品:泡沫塑料球、橡皮泥、方木块和铁钉,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其中通常密度最大的是
A.
铁钉
B.
橡皮泥
C.
泡沫塑料球
D.
方木块
体积为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
B.
质量变大,水的质量为100g
C.
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
D.
质量变小,水的密度为
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根据图象同学们认为:;;;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72g,体积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是空心球,B是实心球
B.
实心球的密度是
C.
空心球的密度是
D.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蓝鲸体长33m,体重190t,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t。它的力气无比巨大,能拽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提示:鲸能在水中自由地浮沉,表明鲸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其体积约为
A.
B.
C.
D.
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
A.
倒入的质量一定小于
B.
倒入的可能等于
C.
倒入的质量可能大于
D.
倒入的体积一定等于
一只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
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砝码,有一个100克,一个50克,一个10克,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这块金属的质量为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天平测同一块金属的质量,则读数跟在学校实验室的读数相比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中考实验考查中,小红抽到的试题是“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应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_____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天平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
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______g,空瓶容积为,酱油密度为______。
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石块的密度为______。
小丽去打酱油,如图所示,售货员用提子给她的瓶子内注入2提子酱油,售货员说正好是2斤,若酱油的密度为,则售货员所用提子的容积约为______保留整数。若用该“提子”来量度白酒,则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探究题(18题7分、19题7分、20题8分、21题11分,共31分)
如表记录了干燥空气在不同气压和温度时的密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93300
96000
101000
104000
5
10
15
20
当温度为、气压为104000帕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
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______。
通常情况下,某地区冬季的气压比夏季高,则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______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应用密度可以______物质。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则这些水的质量为______;
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
计算出水的密度。
【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冰的质量
冰的体积
冰的密度
1
36
40
2
45
50
3
54
60
【分析与结论】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利用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
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如图乙所示;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
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____选填“加盐”或“加水”。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方案一:
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方案二: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______,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你认为根据哪一种方案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答:______,理由是______。
如图所示,阳信特产“鸭梨醋”是我市的名优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广受好评。某款“鸭梨醋”瓶子的标签上标有“净含量??500mL”的字样为了测出此鸭梨醋的密度,一兴趣小组先称出了玻璃瓶和鸭梨醋的总质量为605g,并用记号笔记下醋液面所在的位置;等醋用完后装入等体积的水,再称出玻璃瓶和水的总质量为580g求:
所装水的质量;
空瓶的质量;
鸭梨醋的密度。
如图所示,一个容积、质量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的水。求:水的密度,石块密度
瓶中水的体积;
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故A正确;
B、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B错误;
C、冰熔化为水,状态变了,但质量是不变的;根据水的反常膨胀,体积变小;根据,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质量的定义: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来解答此题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冰熔化为水,状态变了,但质量是不变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此题考查的是质量以及密度的理解,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
2.【答案】B
【解析】解:
A、铝锅由热变冷,温度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在沸腾的水,部分水汽化成为水蒸气进入空气,水的质量减少。故B符合题意;
C、铁球被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宇航员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食品的质量没有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温度、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概念,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只要理解质量特性的含义即可解答
3.【答案】A
【解析】解: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说明左边重,如果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偏左,则应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调节过程中来调节横梁平衡的,而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
4.【答案】D
【解析】解:
AC、质量与物体所含物质多少有关,已知馒头在加热过程中没有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也就是物质总量没有变化,所以馒头的质量不变,故AC错误;
BD、馒头的质量不变,加热后体积增大,由公式知,馒头的平均密度减小了,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没有关系,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已知物体的体积变化情况,密度变化用公式分析。
物质总量一定时,质量大小与体积无关;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体积有关。
5.【答案】A
【解析】解: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根据生活经验可以判定相同体积的塑料球、橡皮泥、方木块和铁钉,铁钉的质量最大,所以可断定铁钉的密度最大。
故选:A。
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本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密度定义的理解,密度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但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真正领会贯通,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要求记住一些常用物体的密度。
6.【答案】A
【解析】解: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状态无关,冰熔化为水后质量不变,所以排除B和D;
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所以熔化后体积要变小,因此排除C。
故选:A。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和物体的状态无关。冰熔化为水后,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水和冰的状态不同,所以密度不同,物体的质量相同,体积也不同,此类试题可根据排除法提高做题的速度。
7.【答案】B
【解析】解:分析图象可知:,;
下图中,分别连接O与点1、O与点3、O与点4并延长,得四种固体的图象,由于第二种、第三种固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所以点2一定经过O与点3所在的射线。分析图象可知:.
故选:B。
分析图示图象,根据图象特点可以看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比较密度大小,可以在横轴取相同体积比较质量大小,或在纵轴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大小。
信息题是中考经常考查的形式,它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基础性、工具性。读懂图象,能从图象中迅速确定有用信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两个金属球的密度分别为:


因为,
所以A金属球是实心的、B金属球是空心的,该金属的密度是,故ABC错;
由可得,金属球B实心部分体积为:,
所以球B空心部分体积为:,故D正确。
故选:D。
已知两金属球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它们的密度,因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所以密度小的小球是空心的;
求出了金属的密度,可以得到空心球的实心体积,利用空心球的体积减去实心的体积,可得空心部分的体积。
本题考查的是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其中能够根据密度大小判断物体内部构造是解决此题的难点。
9.【答案】A
【解析】解:
蓝鲸的密度,其质量,
由可得蓝鲸的体积:

故选:A。
鲸能在水中自由地浮沉,表明鲸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即鲸的密度,知道蓝鲸的质量,利用求其体积。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要知道:鲸能在水中自由地浮沉,表明鲸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
10.【答案】D
【解析】【解答】
本题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密度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水随着温度的降低变成固态冰时密度反而会减小,所以水是个特殊的例子。
【解答】
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通过图示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中档题。
两容器内液体质量相等,根据图示,通过比较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时两种液体的总质量,判断倒入的质量与的关系;
首先根据图示判断容器内两种液体的体积关系,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判断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再利用密度公式判断倒入的体积与的关系。
【解答】
由题知,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
两容器高度相等,甲液体的液面高于乙液体的液面;
所以,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此时乙液体的总质量一定大于甲液体的总质量;
所以,倒入的质量一定小于;
故A正确,BC错误;
由图知,A容器的底面积大于B容器的底面积,所以,乙液体的体积小于甲液体的体积;
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
根据可知,;
由知,;
故根据可知,倒入的体积不一定等于;
故D错误。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解:设氧气瓶质量为,体积为V,则由得,
----------
---------
联立,解得,
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质量为时,瓶内氧气密度为,
再使用一段时间,瓶内氧气的质量为,
根据可知,瓶内氧气密度和瓶内氧气质量成正比,
所以,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故选:C。
题目的质量都是瓶内氧气质量和氧气瓶质量的总和,要设氧气瓶质量为,体积为V,根据前两个条件得出,然后利用瓶内氧气密度和瓶内氧气质量成正比得出答案。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题目中始终没有给出瓶内氧气的质量,首先需要通过计算求得氧气瓶的质量,从而得出瓶内氧气的质量,这是本题的难点;利用瓶内氧气密度和瓶内氧气质量成正比得出答案是本题的关键点。属于好题难题
13.【答案】?
不变
【解析】解:由图可见,该天平标尺上的分度值为,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是,
因此金属块的质量。
天平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在月球表面上用天平测同一块金属的质量,物体和砝码的质量不变,重力都变为原来的,杠杆还照样是平衡的,所以测量的质量不变,所以读数跟在学校实验室的读数相比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天平平衡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要认清标尺上的分度值。天平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物体和砝码的质量不变。
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无论天平盘中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如何按照下面公式计算物体质量,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14.【答案】零刻度线;右;
【解析】解:测质量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由图1知,标尺的分度值为,矿石的质量。
故答案为:零刻度线;右;。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且以指针右偏左调、左偏右调;
矿石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本题考查天平的正确使用,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注意读数时不要漏掉砝码,游码所对刻度以左侧为准。
15.【答案】47?
【解析】解:
酱油和瓶子的总质量为,
酱油的质量为,
酱油的密度。
故答案为:47;。
利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
瓶子的质量已知,由酱油和瓶子的总质量可以得到酱油的质量,瓶子的容积就是酱油的体积,酱油密度可求得。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得到酱油的密度,是一个基本的实验,比较简单。
16.【答案】30?
3
【解析】解:石块的质量:

石块排开水的质量:

由可得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故答案为:30;3。
已知放入石块后的总质量和取出石块后的质量,二者之差就等于石块的质量;已知瓶子和水的总质量还有取出石块后的质量,二者之差就等于排开水的质量,根据公式求出石块的体积,再根据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
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石块放入前、取出后瓶子和水的质量之差即为石块的质量以及利用排开水的质量求金属块的体积。
17.【答案】435?
小于
【解析】解:
斤公斤,
由可得售货员所用提子的容积:

由题意可知,一“提子”酱油的质量,
同一个“提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则装满酱油、白酒的体积,
因为,所以,根据可知一“提子”的白酒质量。
故答案为:435;小于。
知道酱油的质量、密度,利用求酱油的体积,除以2可得“提子”的容积;
“提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利用体积相同,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得出关于质量和密度的等式,据此判断白酒与酱油的质量关系。
本题涉及到密度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有意义
18.【答案】;
当温度相同时,气压越大,密度越大;
大于
【解析】
【分析】
空气的密度受气压、温度的影响明显,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回答相关问题。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对气体密度影响因素的掌握,属于基本技能和规律的考查。
【解答】
解:由实验数据知,
当温度为、气压为104000帕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千克米;
当温度一定时,随气压的增大,空气密度逐渐增大,所以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当温度相同时,气压越大,密度越大;
当气压一定时,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反之,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冬季的气压比夏季高,当温度相同时,气压越大,密度越大,所以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大于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
故答案为:;当温度相同时,气压越大,密度越大;大于。
19.【答案】特性;鉴别;;量杯的分度值太大;烧杯中有液体残留;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解析】解:通过材料可以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应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已知烧杯的质量和倒入水后的总质量,所以水的质量为;
【评估】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量杯的分度值太大,导致读数不准确;
实验中将水倒入量杯时,由于烧杯壁上不可避免地沾有部分水,导致用量杯测出的水体积偏小;
【分析与结论】: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故答案为:特性;鉴别;

量杯的分度值太大;烧杯中有液体残留;
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密度是物质的重要属性,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对物质的鉴别,我们还可以应用其它科学知识,做进一步的鉴定。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已知烧杯的质量以及倒入水后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水的质量;
【评估】从测量过程在是否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操作以及两倍的分度值分析。
【分析与结论】根据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数据可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考虑到导致误差增大的因素,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20.【答案】偏大?
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
左?
?
?
加盐
【解析】解: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大。
将天平放在水平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盐水的密度;
因为测得盐水的密度小于,需要加盐以增大密度。
故答案为:偏大;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左;;;加盐。
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测得的盐水体积V偏小,但质量准确,所以密度变大。
调节横梁平衡时,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向右移动平衡螺母;若指针指针分度盘的中线的右侧,需要向左移动平衡螺母。根据指针的位置确定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
根据容器的质量和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可以求得盐水的质量,利用求得的盐水质量和读出量筒内的盐水体积,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盐水的密度。
如果大于已知密度,需要加水;如果小于已知密度,需要加食盐。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除熟练掌握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外,更要注意如何安排实验的步骤才能更有效地减小误差,并能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21.【答案】左;;;偏小;由于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所以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不至于加水过多,石块取出时,带出水,对于本实验没有影响
【解析】解:
根据图甲所示,指针偏向右端,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
小石块的质量;
由步骤可知,倒入水的质量为:,
此时水的体积,
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则,
小石块密度。
由于石块从水中拿出时,上面沾有水,所以倒入水的质量偏大,求得水的体积偏大,即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知,所测密度会偏小。
方案二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因为由于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所以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不至于加水过多。
故答案为:左;;;偏小;由于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所以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不至于加水过多,石块取出时,带出水,对于本实验没有影响。
在天平的调平过程中,指针左偏,说明左盘低,右盘高。哪端的盘较高,平衡力螺母便向哪端调节。
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块的密度。在把石块从水中取出时,石块上有附着的水,故从该角度分析即可判断。
当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带走一部分水,由于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所以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不至于加水过多。
天平的调节、使用、读数,量筒的读数,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这都是我们在测量密度的实验中必须掌握的。
通过此题我们还应该学会一种利用等效替代来间接求物体体积的方法,并能够根据要求选择出最佳方案。
22.【答案】解:瓶子的容积,
由可得,所装水的质量:

空瓶的质量:

醋的质量:

瓶内醋的体积:

所以醋的密度:

答:所装水的质量为;
空瓶的质量为;
鸭梨醋的密度为。
【解析】由瓶子的容积和水的密度,利用密度变形公式求水的质量;
已知水的质量,由玻璃瓶和水的总质量为580g可求得空瓶的质量;
由玻璃瓶和醋的总质量为605g,可求得醋的质量,瓶子的容积,也是装满醋时醋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得醋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公式的应用,注意装满水与装满醋的体积相等是做本题的关键。
23.【答案】解:
由得瓶内水的体积:

石块总体积:

由得石块的质量: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答:瓶中水的体积为;
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为;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为1160g。
【解析】知道瓶内水的质量利用求瓶内水的体积;
石块总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
利用求石块的质量,可求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石块总体积加上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是本题的关键。
第6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