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30 18:5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语文九上《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回顾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初步感知鲁迅杂文的特点。
2.学习驳论文的文体知识和论证方式,领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体会作者辛辣犀利的语言。
4.培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体会本文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2.文本细读,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力。
三、教学难点:
1.多角度思考,以本篇切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鲁迅杂文。
2.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感知鲁迅杂文的特点。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点拨法、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第五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选取的都是带有思辨色彩,且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分别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这也是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的延伸和深化。通过学习,培养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大胆设想、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要学习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了解驳论的特点,理解议论文逻辑严密、思辨性强的特点。学习常见的论证方法,体会议论文严谨、准确、具有逻辑力量的语言特点。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解析
人文主题:理解“中国的脊梁”的含义,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
语文要素: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在荆棘中漫步,风雨中前行,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蹂躏,无数的志士仁人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使得中华民族始终坚持顽强生存、生生不息。困境之中磨砺出的团结一致、勇敢自信从来都是我们搏击风浪、应对挑战的重要支撑。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加坚信中国人有坚韧的骨骼、傲然的风度、自信的神态……那么在多灾多难的三十年代,中国人是否曾失掉自信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件出示鲁迅照片和《且介亭杂文》书籍图片)
【设计意图】
?渗透“中国自信”的内容,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了解知识
教师语言:我们在初一就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哪位同学记得都有哪些吗?这些文章都属于什么文体?它们和这篇文章在文体上有什么不同?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在怎样的境遇下写的?
学生活动:
1. ?回顾思考,分享交流。
2. ? 结合课下注释和预习提示,了解写作背景。
明确:
①《朝花夕拾》是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②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杂文是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一般篇幅短小,取材广泛,泼辣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③议论文包括议论和驳论两种,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④这篇驳论文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开始在国人中蔓延。8 月 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 53 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此前学过的鲁迅的文章,以旧带新,既简单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又能通过比较阅读凸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体特点,同时结合课下注释和预习提示更加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为疏通文意、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做铺垫。
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教师语言:刚刚我们已经提到这是一篇驳论文,现在请大家自读这篇文章,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
①作者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对方错误观点是基于什么依据提出的?
②作者为何认为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
③作者提出的正面的观点是什么?最后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活动:
1. ? 自读文章,圈点勾画问题答案。
2. ? 分享交流,相互补充。
明确:
①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观点,然后进行批驳。所谓的先树靶,后射靶即是此意。本文中作者要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其依据是两年前还自夸“地大物博”;不久,都把希望寄托在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②鲁迅的方法,是在对现象的具体分析中提升出三个概念,这也是我们阅读时要紧紧抓住的。首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由炫耀“地大物博”,到求助外国人,看似两个极端, 其实有一个共同点, 即“没有相信过 ‘自己’”。——这是一种“他信力”。然后,就“逐渐虚玄起来”,求神拜佛,目的是 要借此“麻醉着自己”。——这就是“自欺力”。
③最后,鲁迅提出自己的另一种观察:在“他信力”和“自欺力”的“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鲁迅始终肯定: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坚信,尽管有遮蔽,这些人的光耀是“掩不住”的。
鲁迅的结论是:这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的自信力,必须建筑在对这样的“脊梁” 的信赖和依靠的基础上。
【设计意图】
初读文章,以问题牵引,首先明确作者要批驳的观点以及提出的观点和结论,对文章基本的思路有整体的把握,理清脉络,才能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教师语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既然要反驳错误观点,作者为何在首段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这一段中分别用了“总”“只”“一味”三个副词,这三个副词能否调换顺序?
学生活动:
1. ? 再读文章,圈点勾画。
2. ? 可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抽生回答。
明确:
①“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是为了确认对方论据的真实性,但是通过分析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即真实的论据无法证明其论点,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一种驳论的方式,由真实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②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课程导入
教师语言:我们曾在《阿长与<山海经>》中看到一个悲天悯人的成年鲁迅,在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了解到鲁迅先生平易近人、温暖体贴的一面。著名学者、小说家毕飞宇曾评价鲁迅是“心慈手狠”,前两篇文章中多流露先生“心慈”的一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继续深入学习有“匕首”和“投枪”之称的鲁迅杂文,体味其辛辣犀利的语言,感受其“手狠”的一面。
【设计意图】
?引用此前学过的文章,温暖体贴、平易近人与怒目圆睁、义愤填膺是鲁迅的两个侧面,强化、丰富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心慈手狠”也展现了鲁迅最为重要的两个特质,为本节课赏析语言,理解杂文,感受“手狠”做铺垫。
文本细读,赏析语言
教师语言:上节课已经提到,驳论文的关键在于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而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那么在作者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哪些词句体现了他“手狠”的一面,请标记出来。同时,找出自己存在疑惑的语句,我们一起分享交流、答疑解惑。?
1. ? 全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论证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提出对方论据(自夸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及论点(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批驳对方的论点:通过驳论证的过程驳倒对方的论点。
第三部分:明确树立自己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
第四部分: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2. ? 语句分析
①第 5 段中有一段加点的文字曾被国民党检察官删掉,为什么?
“求神拜佛”在当时可能已经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怒了国民党,所以被删掉。这也最能显示作者的写作处境——鲁迅早就说过,他发表的文章,都是“伪自由书”,这样的删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作者表达的损害和削弱。
②如何理解“中国的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这几个词的含义。
“中国的脊梁”是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在各个领域的付出,才能使我们民族不断向前。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鲁迅《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为不愿知道了。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价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的是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鲁迅《答托洛茨基派的信》)将“状元宰相”和“地底下”相对比,可以看出鲁迅的“立人”思想和民本思想。
③“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含义。
“埋头苦干的人”主要是指默默无闻甚至寂寂无名的广大劳动人民,当然还有一些实干的科学家、文学家等,如蔡伦、祖冲之……
“拼命硬干的人”指的是历史上反对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
“为民请命的人”指的是为民生疾苦而奔走呼号的人,如王安石、柳宗元、李大钊……
“舍身求法的人”指的是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如玄奘、鉴真……
④……不过一面总在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污蔑。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败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设计意图】
这篇文章有破有立,环环相扣,作者杂文的语言特色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展现,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一些含义深刻或者能够体现作者笔法老辣的句子,更能珍视他们的阅读初体验,同时小组交流、班内分享也可以相互激发、补充,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整体赏析,梳理总结
教师语言:文本细读之后,相信大家对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有了一些感悟和理解,我们现在再来整体回顾梳理本篇文章,你认为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教师提示:可从层次划分、论证特点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自读文章,自主思考,分享交流。
明确:
①主题明确。从文章的主题表达来看,并不玄奥,是一篇驳论文。它通过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点的驳斥 (当然这种观点的来由源自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几个方面),揭示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的深刻原因,从而颂扬了“民族脊梁”们坚忍不拔的意志。鲁迅的文章像投枪和匕首,刺向当时那个旧时代,他能够被誉为“民族魂”,说明他首先是一个向着旧时代冲锋陷阵的战士!
②结构明细,由破到立,论证严密有序。先驳论,对所谓“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点产生的原因及背景进行分析。后立论,阐述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民族脊梁。有破有立,环环相扣,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破题分析,到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的揭示,转而到对于“并不失掉自信力”的民族脊梁的赞颂,一气呵成,浑然有序。
③语言辛辣有力、刀刀见血,把中国当时“社会名流”面对列强侵略和欺骗表现出来的丑陋嘴脸当中撕破,形象议理,分析透辟。“自信力”“自欺力”信手拈来,“脊梁”“筋骨”入木三分,论据使用形象而又贴切。总体而言,这篇文章的语言凝练锐利、冷峻含蓄、词锋犀利,充满批判性和战斗力。
【设计意图】
初次接触驳论文,又是鲁迅的杂文,在逐层分析之后需要进行一个整体的总结回顾,这样也可以把知识点更好地落实。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教师语言:2018 年,河北衡水女孩王心仪以 707 分 的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她的一篇旧作随之在网上公开,文中她写道,“贫困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事业,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这篇文章引起很大争议,有人为之感动,也有人质疑女孩此举是否在宣扬贫穷成为她成功的条件……《老人与海》里面的渔夫忍着饥饿和伤痛搏斗,虽然最终捞回来的是一副鱼骨架,但依然可以自豪的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世界杯期间,喝着混水牛奶成长为顶级射手的卢卡库告诉我们,“生活不会无视你的努力”。但磨难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们的斗志,请以“磨难是否是生活的财富”为论题,组织一次小型辩论,确立自己的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学生活动:
1. ? 小组商议、确立观点,确定辩手人选。
2. ? 写好辩论词,抽签决定对手。
3. ? 展开辩论。
【设计意图】
鲁迅的这篇驳论文无论从结构、论证方式还是语言都堪称绝妙之作,确立任务、组织活动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组织辩论既是对他们驳论文学习效果的验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的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深厚历史底蕴,还来自于当下。中华民族奋力前行,一路走来,既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也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面对艰难困苦,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中国始终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请你为央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人)”写一段 300 字的解说词。
【设计意图】
解说词的撰写既需要学生对历史、对当下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有字数要求,还要对素材有一定的取舍,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文字驾驭能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