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归纳、总结全等三角形的过程,深化思维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
培养合情推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重点是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是运用已学过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展示本章知识框图,使学生系统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关系.教学时,边回顾边建立知识框图.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选择三角形全等的五种方法(“SSS”,“SAS”,“ASA”,“AAS”,“HL”)中,至少有一组相等的边,因此在应用时要养成先找边的习惯.如果找到了一组对应边,再找第二组条件:若找到一组对应边则再找这两边的夹角用“SAS”或再找第三组对应边用“SSS”;若找到一组角则需找另一组角(可能用“ASA”或“AAS”)或夹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边用“SAS”;若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则优先考虑“HL”.上述可归纳为:
三、典例精析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平移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1
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若AB>AD,DC=BC,求证:∠B+∠D=180°.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构造三角形,将∠D转移到∠AEC,而∠AEC与∠CEB互补,∠CEB=∠B,从而证得∠B+∠D=180°.主要方法是:“线、角进行转移”.
自主解答.
2.翻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2
如图2所示,已知△ABC中,AC=BC,∠ACB=90°,BD平分∠ABC,求证:AB=BC+CD.
【证明】∵BD平分∠ABC,将△BCD沿BD翻折后,点C落在AB上的点E,则有BE=BC,
在△BCD与△BED中,
BC=BE
∠CBD=∠EBD
BD=BD
∴△BCD≌△BED(SAS)
∴∠DEA=∠ACB=90°,CD=DE,
∵已知△ABC中,AC=BC,∠ACB=90°,
∴∠A=45°,
∴∠EDA=∠A=45°,
∴DE=EA,
∴AB=BE+EA=BC+CD.
3.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3
如图3所示,已知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与CD上,并且AF平分∠EAD,求证:BE+DF=AE.
【分析】本题要证的BE和DF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而要设法将它们“组合”到一起.可将△ADF绕点A旋转90°到△ABG,则△ADF≌△ABG,BG=DF,从而将BE+BG转化为线段GE,再进一步证明GE=AE即可.
自主解答.
4.延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4
如图4所示,在△ABC中,∠ACB=2∠B,∠BAD=∠DAC,求证:AB=AC+CD.
【分析】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两条线段之和,常用的方法是延长一条短线段使其等于长线段,再证明延长部分与另一短线段相等即可;或者在长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短线段,再证明余下部分等于另一条短线段.本题可延长AC至点E,使AE=AB,构造△ABD≌△AED,然后证明CE=CD,就可得AB=AC+CD.
自主解答.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运用定理解决相关的问题.
1.课本第114~115页A组复习题第5、6、8、10题.
2.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应复习课练习.
本节设计“知识框图,整体把握——释疑解惑,加深理解——典例精析——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四个环节,使学生学会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发展推理能力,经历归纳总结全等三角形的过程,深化思维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