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时作业 12-3 波长、频率和波速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时作业 12-3 波长、频率和波速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30 16: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等于一个波长的是( C )
A.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
B.波峰与波峰间的距离或波谷与波谷间的距离
C.一个周期内振动传播的距离
D.一个正弦波形的曲线长
2.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不可能是( D )
A.1∶3 B.1∶2
C.2∶1 D.3∶1
解析:由图可知:λA=a,λB=a,
根据题意周期关系为:t=TA,t=nTB(n=1、2、3…)
所以有:vA=,vB=(n=1、2、3…)
故有:=(n=1、2、3…),故选项D不可能.
3.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 m,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C )
A.4 m、6 m和8 m B.6 m、8 m和12 m
C.4 m、6 m和12 m D.4 m、8 m和12 m
解析:由于该波上两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且相距6 m,且两质点间波峰只有一个,故6 m与波长λ的关系有三种可能:6 m=λ,6 m=,6 m=λ,故波长的可能值为6 m、12 m和4 m,C正确.
4.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 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B )
A.2 m/s B.3 m/s
C.4 m/s D.5 m/s
解析:本题考查横波的图象和波速公式及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t5.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A )
A.沿x轴负方向,60 m/s   B.沿x轴正方向,60 m/s
C.沿x轴负方向,30 m/s D.沿x轴正方向,30 m/s
解析:由P点此时的运动方向向下,得出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乙图可知:T=0.4 s,由甲图可知:λ=24 m,所以v== m/s=60 m/s,故选A.
6.下图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b位置的质点起振时间比a位置的质点晚0.5 s,b和c之间的距离是5 m,则此列波的波长和频率分别为( A )
A.5 m,1 Hz B.10 m,2 Hz
C.5 m,2 Hz D.10 m,1 Hz
解析:从波的图象可以看出,波长λ=5 m,b点比a点的起振时间晚0.5 s,则波速v== m/s=5 m/s,所以T==1 s,f==1 Hz.
7.在均匀的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个质点的距离均为a,如图甲所示.振动从质点1开始并向右传播,其振动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的波形图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周期T、波速v分别是( A )
A., B.t,
C.t, D.t,
解析:质点1起振方向向上,其振动传播到质点13,用时T,质点13起振方向向上,而题中用时为t,质点13的振动方向向下,故质点13已振动了的时间,则有t=2T,波传播了2λ的距离,λ=8a,故v==,故正确答案为A.
二、多选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8.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 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点的振动周期为0.4 s,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
A.这列波的波长是4 m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 m/s
C.质点Q(x=9 m)经过0.5 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
D.M点右边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是向下
解析:由图象可知这列波的波长是4 m,故A正确;根据v=得:波速v=10 m/s,故B正确;再经过0.5 s,即波向前传播了1个周期,Q点位于波谷,故C错误;由质点带动法知Q点刚开始振动时振动方向向下,则M点右边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是向下,故D正确.
9.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A、B相距为0.45 m,图是A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当A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AD )
A.4.5 m/s B.3.0 m/s
C.1.5 m/s D.0.9 m/s
解析:由y?t图象知:T=0.4 s,由题意知:0.45 m=λ,则v== m/s(n=0,1,2,3…),当n=0时,v=4.5 m/s,当n=1时,v=0.9 m/s,当n=2时,v=0.5 m/s,由此可判断出A、D项正确,B、C项错误.
10.如图所示,1,2,3,…,10各点间的距离均是1 m,当t=0时,点1开始向上振动,经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而振动向右传播至点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BD )
A.波的传播速度是10 m/s,周期是0.4 s
B.波的频率是2.5 Hz,波长是8 m
C.再经0.1 s波传播到点5,点4达到平衡位置
D.从1开始振动计时,波传播到点10时,经过了0.45 s,点8达到最大位移
解析:由题意可知,=0.1 s,1、3点间距是波长的四分之一,即T=0.4 s,λ=8 m,v==20 m/s,再经过0.1 s,波传播了Δx=2 m,波传播到点5,点4不在平衡位置,从1传播到点10,t==0.45 s,点8达到最大位移处,B、D正确.
三、非选择题(共34分)
11.(14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实线为t1=0时的波形图,此时P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虚线为t2=0.01 s时的波形图.已知周期T>0.01 s.
(1)波沿x轴正(选填“正”或“负”)方向传播.
(2)求波速.
答案:100 m/s
解析:(1)由题意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2)由题意知,λ=8 m
t2-t1=T①
v=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v=100 m/s.
12.(20分)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是0.2 s后的波形图线.
(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距离及最小距离;
(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周期及最大周期;
(3)若波速为35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答案:(1)(4n+3)m(n=0,1,2…) 3 m
(2)s 0.8 s
(3)向左
解析:(1)由题图知,λ=4 m,
若波向左传播,传播的距离的可能值为Δx=nλ+λ=(4n+3)m(n=0,1,2…),
最小距离为当n=0,此时Δxmin=3 m.
(2)若波向右传播,Δx=(nλ+λ)m,
所用时间为Δt=(n+)T=0.2 s,故T= s,
所以最大周期为当n=0时,此时Tmax=0.8 s.
(3)Δx=v·Δt=35×0.2 m=7 m=(λ+3)m,
由以上分析易知,波向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