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是我国第一部( )
《诗经》又叫《 》或《 》共( )篇。
按照音乐性质(乐曲)的不同分成:( )
就表现手法而言分成:( )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结构上多采用( )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诗经》是中国( )文学的光辉起点,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
《诗经》常识
诗歌总集
诗
诗三百
305
风、雅、颂
赋、比、兴
重章复唱
现实主义
诵 读 课 文
01
02
读准字音
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特别注意:生字、古今读音
不同的字,音近字,通假字
诵 读 课 文
加点的字注音
愆期
将子无怒
徂尔
淇水汤汤
qiān
qiāng
cú
shāng
卫 风 ·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卫 风 · 氓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诵 读 课 文
检测重点字词
将子无怒
泣涕涟涟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将,愿,请
涕,泪
于,通“吁”
说,通“脱”
诵 读 课 文
检测重点字词
女也不爽
言既遂矣
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
爽,过错
言,助词
泮,通“畔”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
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
走进课文,读懂内容
概述每一节的内容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控诉男子移情别恋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氓
恋爱
婚变
决绝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
走进课文,读懂内容
《氓》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述了一位女子( ) ,回忆当初( )( )的经过以及婚后的 ( ),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 ( )( )之情。
阅读检测
被丈夫遗弃后
恋爱
结婚
遭遇
悔恨
痛苦
探究人物形象
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回答男女主人公形象时还要说出从文本的哪里看出的男女主人公的这种形象。
别的同学发言时,认真听取,理解他发言的内容,辨别其正误,并做好补充评价的准备。后发言的同学,不要重复谈过的见解,可谈不同意见,也可进行补充、完善。
大声朗读全文并思考: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每层次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如何?
恋爱
婚变
决绝
女主人公
氓
任性
急躁
不体谅人
用情不专
暴躁
薄情寡义
纯真热情
温柔体贴
吃苦耐劳
清醒
热情
幸福
怨恨
沉痛
清醒
情感基调
探究人物形象
赋比兴手法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合作探究掌握规律
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
别的同学发言时认真听取,理解其发言内容,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后发言的同学可谈不同意见,也可进行补充完善,但不要重复前面同学的见解。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比:
以桑比女子
以桑叶新鲜润泽比女子的青春年华、恋爱及新婚的甜美
以斑鸠比女子
以桑葚比爱情
兴:
以兴起,引出自己得到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
以桑比女子
以桑叶枯黄凋零比女子年长色衰爱情的消逝。
兴:
以兴起,引出男子的变心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合作探究,掌握规律
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婚前: 幸福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 痛苦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劳累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精神痛苦
氓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婚前:忠 厚——“氓之蚩蚩”
婚后:变心 凶暴——“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作用:突出女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的悲惨生活。
合作探究,掌握规律
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情?《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
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
别的同学发言时认真听取,理解其发言内容,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后发言的同学可谈不同意见,也可进行补充完善,但不要重复前面同学的见解。
合作探究,掌握规律
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情?《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
1、女子年老色衰
2、士之变心
3、社会制度
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
合作探究,掌握规律
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如此温柔善良、勤俭持家的女子,却被男子抛弃。家人对她的态度如何呢?
咥其笑矣
合作探究,掌握规律
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家人因何而笑?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做隙相窥,逾墙而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
2、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不被认可)
本文通过写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过程,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揭露批判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平等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主题归纳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致橡树 舒婷
课后作业:学完本文你想对女主人公或者“氓”说什么?以“女子(氓)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写作练习,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