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课件(2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30 20:4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虞美人
木叶萧萧赠长别,平心浅浅敷几月断骨羌笛,失缺草介,万泉留下千里雪

能用换词法解释“又”“应”等字所负载的情感信息。

.结合学过的古典诗词,对词作中“月”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试作分析。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


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文意。
情境导入
宋朝的刀剑灭亡了李煜的王国,而后来,李煜的笔,则征服了灭亡他的宋朝!清代文人赵翼也写下“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名句。的确,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惜薄命做君王。李煜的一生是一场大梦,他盼望醒来之后还可以看见雕栏玉砌,可人生不存在假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煜的这首《虞美人》。
煜是照耀的意思,他的父亲李璟起这个名字,是希望他日后能德照苍生,可偏偏天不遂人愿。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天然一颗赤子之心,他的心生来如玉一般玲珑剔透,所以当宋太祖兵临城下时,他只有肉坦出降,这一年他43岁,这也是他一生的分水岭。

降宋后,宋太祖并没有将他投放监狱,可他的内心自投降那日已建立一座心狱,致使他下半生在忧郁中度过,他的心时常流连于故国,那是他最初也是最后的家园。

前期词 多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
后期词 多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

作者简介
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改名煜。煜为李璟第六子。其兄自二至五皆夭亡。长兄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不参与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其志自在山水,无意与兄争位。公元959年,李弘冀杀死其叔父景遂(王位的可能继承人)。不久后暴卒。弘冀死后,璟封煜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住东宫。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璟迁都南昌,立煜太子监国,令留金陵。六月璟薨,煜于金陵即位。
无意天下,命途多舛
五代十国,岁月峥嵘。志在山水的李煜如何看得清是谁自镇金陵遥控吴政,一朝为王?命运早已埋下伏笔,只是许多年后,我们才惊觉它的深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李煜的江山,终于变成一叶飘摇的浮絮。他肉袒出降。无限江山,别时容易,又怎是他的过错。
风雨飘摇,江南国祚
整体感知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 把握节奏: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
2. 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押韵特点:两句一换韵
3. 读出感情:感情基调:低沉、凄哀
音读
把握节奏 :“语气可于
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
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找出韵脚:两韵一换
ao~ong~ai~ou
意读:总理内容与形式:
提示:读注释①,总体把握内容。
虞美人
春花秋月 / 何时了?往事 / 知多少。小楼昨夜 / 又东风,故国 / 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 / 应犹在,只是 / 朱颜改。问君能有 / 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绝命诗,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借眼前之景,发忧思之情。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谁人不怜,但作者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让他悲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以乐景写哀情
耐人寻味之春花秋月
春花秋月代表自然界的时序变换,代表宇宙的永恒。诗人只看见人生的无常。
春花秋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常与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诗人往日的快乐却不复存在。
春花秋月是极美好的事物,且多为爱情的象征。情人咫尺天涯,不得相见。
思考二:“往事知 多少”中 的“往事” 具 体指什么?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让他悲痛。
“往事”采用对比手法 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
“又”点明时间,他囚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思考三
如何理解小楼昨夜又东风中 又 的深刻含义?

在古代诗歌中,“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你能想出相关的诗句来吗?
词中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特殊固定的涵义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朱颜”的含义是什么?
后宫佳丽的容颜,
词人的容颜,
国家的容颜。
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改”
朱颜 (经历风吹雨打)
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心情 (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对比 “改”的不仅仅只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从皇帝沦为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没有改变的是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
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显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尽,语句形象而生动。
用远离自己而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当然含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感更为深沉。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比喻、夸张、化虚为实
赏析
鉴赏手法
永恒的“春花秋月”-今非昔比的“往事”
年年到来的“东风”-不堪回首的往事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已改的“朱颜”
你们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词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全词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整首词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对比 虚实结合(实写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虚写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
手法:
木叶萧萧赠长别,平心浅浅敷几月断骨羌笛,失缺草介,万泉留下千里雪
永恒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年年到来的“东风”
不堪回首的“故国”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
已改的“朱颜”
不变的“外物”
巨变的“人事”
物是人非之痛
对比
《虞美人》
李煜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哀的,造成她悲哀的原因并不全是朝为君王暮成囚的境遇落差,还有社会角色错位带来的嗟叹和无所适从。生来是君王,在我们看来是天赐的荣誉,可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生的枷锁。半生辗转,归来依旧率真。李煜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与其断肠声里忆平生,不如让我们珍惜眼前,活在当下,活出一个无憾的青春年华!
课堂练笔
通过李煜,我想到另一位风流才子,他同样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同样妙解音律、能书善画,同样精通诗词,同样是朝为君王暮成囚,同样是在凄凉中死去。一曲虞美人,一阙燕山亭,诉说出数不尽的辛酸和留念。
春花秋月美,一江春水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