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典学案】冲刺100分 九年级上专题复习第一讲 特殊平行四边形课件(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A典学案】冲刺100分 九年级上专题复习第一讲 特殊平行四边形课件(37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01 14:4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讲 特殊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知识清单
1.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 _______;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 _______,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注意]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故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菱形的判定方法
相等
垂直平分
知识清单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_______________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_______________ 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_______________是菱形.
[辨析]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关系如图: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知识清单
3.菱形的面积
(1)由于菱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菱形的面积=底×高;
(2)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所以其对角线把菱形分成 4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故菱形的面
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4.矩形的性质
(1)矩形的对边________________;
(2)矩形的对角__________;
平行且相等
相等
知识清单
(3)矩形的对角线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或矩形的四个角相等);
(5)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_____________三角形;
(6)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由__________条,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7)矩形的面积等于两邻边的___________.
[注意]利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这一性质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常用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_____________.
互相平分 相等
等腰

乘积
一半
知识清单
5.矩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_______________是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_______________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_______________是矩形.
6.正方形的性质
(1)正方形的对边_______________;
(2)正方形的四边_______________;
(3)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_________;
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平行
相等
直角
知识清单
(4)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互相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5)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有_______条,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7.正方形的判定
(1)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___________是正方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____________是正方形.

矩形
棱形
知识清单
[注意]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且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是有一个内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8.中点四边形
中点四边形就是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1)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
(2)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
平行四边形
棱形
知识清单
(3)顺次连接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
(4)顺次连接正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
(5)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
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
矩形
正方形
棱形
棱形
矩形
典例精讲
类型之一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 1】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点 E,F 分别为边 AB,AD 的中点,连接EF,OE,OF.求证:四边形 AEOF 是菱形.
[解析]证明:∵点 E,F 分别为 AB,AD 的中点,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B=AD, ∴AE=AF.
典例精讲
又∵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O 为 BD 的中点,
∴OE,OF 是△ABD 的中位线.
∴OE∥AD,OF∥AB,
即四边形 AEOF 是平行四边形.
又∵AE=AF,
∴四边形 AEOF 是菱形.
变式训练
1.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BD 的垂直平分线 MN 与 AD 相交于点 M,与 BC 相交于点 N,连接BM,DN.
(1)求证:四边形 BMDN 是菱形;(2)若 AB=4,AD=8,求 MD 的长.
变式训练
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90°.
∵MN是BD的垂直平分线,
∴OB=OD,BD⊥MN.
又∵AD∥BC,∴∠ADB=∠CBD.
在△DOM和△BON中,
∴△DOM≌△BON,∴DM=BN.
∴四边形BNDM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训练
(2)∵四边形BMDN是菱形,∴MB=MD.
设MD的长为x,则MB=DM=x,AM=8-x.
在Rt△AMB中, ,
即 ,解得x=5.
即MD的长为5.
典例精讲
类型之二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 2】如图 1,在△ABC 中,AB=AC,AD 平分∠BAC,CE∥AD 且 CE=AD. (1)求证:四边形 ADCE 是矩形;
(2)若△ABC 是边长为 4 的等边三角形,AC,DE 相交于点 O,在 CE 上截取 CF=CO,连接 OF,求线段 CF 的长及四边形 AOFE 的面积.
典例精讲
[解析](1)证明:∵CE∥AD 且 CE=AD,
∴四边形 ADCE 是平行四边形.
∵在△ABC 中,AB=AC,AD 平分∠BAC,
∴AD⊥BC,∴∠ADC=90°.
∴四边形 ADCE 是矩形.
(2)∵△ABC 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 4, ∴AC=4,∠DAC=30°,
∴∠ACE=30°,AE=2,CE= .
∵四边形 ADCE 为矩形,
典例精讲
∴OC=OA=2.
∵CF=CO,∴CF=2.
过点 O 作 OH⊥CE 于点 H,
变式训练
2.如图,在矩形 ABCD 中,E,F 分别是 AB,CD 上的点,AE=CF,连接 EF,BF,EF 与对角线 AC 交于点 O,且 BE=BF,∠BEF=2∠BAC.
(1)求证:OE=OF; (2)若 BC= ,求 AB 的长.
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
∵∠BEF=2∠BAC,∠BEF+∠ABO=90°,
∴2∠BAC+∠BAC=90°,解得∠BAC=30°.
典例精讲
类型之三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 3】如图,把正方形 ABCD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45°得到正方形 A′B′CD′(此时,点 B′落在对角线 AC 上,点 A′落在 CD 的延长线上),A′B′交 AD 于点 E,连接 AA′,CE.
求证:(1)△ADA′≌△CDE; (2)直线 CE 是线段 AA′的垂直平分线.
典例精讲
[解析]证明:(1)由正方形的性质及旋转,得AD=DC,∠ADC=90°,AC=A′C, ∠DA′E=45°,∠ADA′=∠CDE=90°,
∴∠DEA′=∠DA′E=45°.∴DA′=DE.
∴△ADA′≌△CDE.
(2)由正方形的性质及旋转,得 CD=CB′,∠CB′E=∠CDE=90°,CE=CE,
∴Rt△CB′E≌Rt△CDE,∴∠B′CE=∠DCE.
又∵AC=A′C,∴直线 CE 是线段 AA′的垂直平分线.
变式训练
3.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 在 BC 上,BE=3,CE=2,点 P 在 BD 上,求 PE 与 PC 的长度和的最小值.
解:连接AP,AE,如图.
∵正方形ABCD关于BD对称,∴PA=PC.
在△PAE中,PA+PE>AE,
当P在AE上时,PA+PE最小,且等于AE.
在Rt△ABE中,
∴PA+PE的最小值为 .即PE与PC的长度和的最小值为
典例精讲
类型之四 与矩形有关的折叠计算问题
【例 4】如图,将矩形 ABCD 沿直线 AE 折叠,顶点 D 恰好落在 BC 边上的 F 点处.已知 CE=3 cm,AB=8 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析]由已知,得 EF=DE=5 cm,
由勾股定理,得
设 BF=x,则 AF=AD=BC=x+4, 在 Rt△ABF 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x=6.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变式训练
4.如图,ABCD 是一张边 AB 长为 2,边 AD 长为 1 的矩形纸片,沿过点 B 的折痕将∠A 翻折,使得点 A落在边 CD 上的点 A′处,折痕交边 AD 于点 E. (1)求∠DA′E 的大小;
(2)求△A′BE 的面积.
变式训练
解:(1)由折叠得Rt△ABE≌Rt△A′BE.
则在Rt△A′BC中,A′B=2,BC=1,得∠BA′C=30°.
又∠BA′E=90°,∴∠DA′E=60°.
(2)在Rt△A′BC中,A′B=2,BC=1,得A′C= ,
设AE=x,则ED=1-x,A′E=x.
在Rt△A′DE中,

解得
在Rt△A′BE中, ,A′B=AB=2,
区校真题
1.(宝安)如图,已知 O 是矩形 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AOB=60°,作 DE∥AC,CE∥BD,DE,CE相交于点 E.四边形 OCED 的周长是 20,则 BC=( )
A.5 B. C.10 D.
B
区校真题
2.(光明)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 为 AB 边的中点,点 F 在 DE 上,CF=CD,过点 F 作 FG⊥FC交 AD 于点 G.下列结论:
①GF=GD;②AG>AE;③AF⊥DE;④DF=4EF.
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
C
区校真题
3.(南山)如图,将菱形纸片 ABCD 折叠,使点 A 恰好落在菱形的对角线交点 O 处,折痕为 EF,若菱形ABCD 的边长为 2 cm,∠B=60°,那么 EF=________ cm.

4.(龙华)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6,E 为 BC 的中点,将△ABE 沿直线 AE 折叠后,点 B 落在点 F 处,AF 交对角线 BD 于点 G,则 FG 的长是__________.
区校真题
5.(宝安)如图,在矩形 ABCD 中,过 BD 的中点 O 做 EF⊥BD,分别与 AB,CD 交于点 E,F.连接 DE,BF
(1)求证:四边形 BEDF 是菱形;
(2)若 M 是 AD 中点,连接 OM 与 DE 交于点 N,AD=OM=4,则 ON 的长是多少?
区校真题
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
∴∠DEO=∠OFB,∠EDO=∠OBF.
∵O是BD的中点,∴OB=OD.
∴△EOD≌△FOB.∴EO=FO.
又∵OB=OD,∴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EF⊥BD,
∴四边形BEDF是菱形.
(2)∵M是AD中点,OD=OB,
区校真题
∴MO是△ABD的中位线.
∴MO∥AB,MO= AB.
∴ON是△DEB的中位线.∴ON= EB.
∵AD=OM=4,∴AB=2MO=8.
设ON=x,则EB=2x,AE=AB-EB=8-2x,DE=EB=2x.
在Rt△DAE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x= .
综上,ON的长是 .
区校真题
6.(光明)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E 为 AB 边上一点,连接 DE,交 AC 于点 H,过点 D 作 DF⊥DE, 交 BC 的延长线于 F,连接 EF 交于 AC 于点 G.
(1)请写出 AE 和 CF 的数量关系:_________;
(2)求证:点 G 是 EF 的中点;
区校真题
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D,∠DAB=∠DCF=∠ADC=90°.
∵DF⊥DE,∴∠DEF=90°.即∠CDE+∠CDF=90°.
∵∠ADE+∠CDE=90°,∴∠ADE=∠CDF.
∵AD=CD,∠DAE=∠DCF,∴△DAE≌△DCF.∴AE=CF.
故答案为:AE=CF或者相等.
(2)过E作EM∥BC交AC于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为对角线,∴∠BAC= ∠BAD=45°.
区校真题
∵EM∥BC,∴∠AEM=∠B=90°.∴∠AME=90°-∠EAM=45°.
∴∠AEM=∠EAM.∴AE=EM.
由(1)得AE=CF,∴CF=EM.
∵EM∥BC,∴∠MEG=∠GFC,∠EMG=∠GCF.
∴△EMG≌△FCG.∴EG=FG.∴G为EF的中点.
中考链接
如图,正方形 ABCD,点 E,F 分别在 AD,CD 上,且 DE=CF,AF 与 BE 相交于点 G.
(1)求证:BE=AF; (2)若 AB=4,DE=1,求 AG 的长.
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AE=∠ADF=90°,AB=AD=CD,
∵DE=CF,∴AE=DF.
在△BAE和△ADF中,
∴△BAE≌△ADF(SAS),
中考链接
(2)解:由(1)得:△BAE≌△ADF,
∴∠EBA=∠FAD,
∴∠GAE+∠AEG=90°,
∴∠AGE=90°,
∵AB=4,DE=1,∴AE=3.

在Rt△ABE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