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二中2020——2021学年上高二期中考试
地 理
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的是
A. 消费水平 B. 资源数量
C. 科技发展水平 D. 对外开放程度
2.下图为某班同学绘制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其中正确表示暖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广东省的年降水量较大,其降水主要来自
A. 东南信风 B. 冬季风
C. 东北信风 D. 夏季风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图,比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差异。完成4—5题。
4.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 ( )
A.下渗明显增多 B.地表径流加大
C.地面蒸发增加 D.地下径流增多
5.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
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提高透水路面比率
6.传统房屋建筑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华北平原一一四合院一一挡风保暖
B. 黄土高原——窑洞——通风透气
C. 西双版纳——吊脚楼——防潮避虫
D. 江南水乡——斜顶房屋——便于排水
广东顺德制造业发达,近年来,该地积极实施“机器代人”战略,建设全国一流的机器人教育、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顺德制造业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A. 水热资源丰富 B. 土地租金较低
C. 高素质人才多 D. 邻近港澳地区
8.顺德实施“机器代人”战略,有利于促进当地
A. 产业工人增加 B. 矿产资源开发
C. 文化遗产保护 D. 产业技术升级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当地政府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制定火电、风能、太阳能等多能源互补优化调度发电方案,着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与太阳能相比,风能的优势是
A. 可再生 B. 清洁、无污染
C. 分布广 D. 昼夜更替影响小
10.内蒙古自治区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有利于当地
①解决交通拥堵 ②充分利用资源
③减轻环境污染 ④减少气象灾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图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增加发电量 B.河流梯级开发
C.发展旅游业 D.形成“工业走廊”
1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效益包括
①降低地震频率 ②促进航运发展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④减少洪水频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20 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该阶段主导产业包括
A. 食品加工、石化工业、电子装配
B. 煤炭加工、服装制造、制糖工业
C. 玩具制造、钢铁工业、精密仪表
D. 电子信息、精密仪表、生物制药
14.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 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是
A. 劳动力数量增加 B.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C.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D. 原料导向型工业数量增多
右图为“每冶炼一吨钢所需原料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1800年的钢铁工业
A.主要靠近市场
B.主要靠近廉价劳动力丰富地区
C.主要靠近原料地
D.主要靠近煤炭产地
16.到1985年钢铁工业多布局在市场,而不在铁矿产地,主要是因为市场所在地
A.铁矿运量低于钢铁运量 B.劳动力丰富、工资低
C.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D.靠近海洋、地价低廉
2020年2月“战疫”期间,浙江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率先推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据此,完成第17题。
17.不同颜色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IS、AI B.GPS、GIS C.RS、GIS D.RS、GPS
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在有条件的城市对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废旧汽车等大量废弃物的规模化再生利用,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读图“城市矿产循环利用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我国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主要目的是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缓解就业压力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④提高产品价格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我国建设“城市矿产” 宜选择在
A.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 B.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C.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 D.人力资源紧缺的地区
20. 下列各项不属于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
A.西电东送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北煤南运
2020——2021学年上高二地理期中考试
选择题答题卡(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2分)下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也是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图示黄河河道A、B两处,春季先解冻的是 处,原因是 。(4分)
C地至D地沿线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 这一景观变化主要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引起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4分)
图示地区两种农业类型的交错带与长城的走向大体一致,指出长城南、北侧对应的主要农业类型,并分析形成此分布状况的原因。(6分)
近年来,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分析当地治理荒漠化可能采取的有效措施。(8分)
22.(18分)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的重点发展战略区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4)题。
材料一:2018年10月24日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第一条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总长55千米,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中段建有长为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图6)。
(1) 港珠澳大桥中段建成海底沉管隧道,主要目的是 。(2分)
(2) 影响港珠澳大桥通行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 等。(4分)
(3) 澳门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填海造陆”,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4分)
(4)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与香港相比,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优势?(8分)
乐昌二中2020——2021学年上高二期中考试
地 理 答 案
一、选择题答案(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A B A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C D C C B A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答案】(1)A 纬度相对低,升温相对快
(2)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3)长城以南以种植业(耕作业)为主,长城以北以畜牧业为主。原因:长城以南为季风区,水热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长城以北属非季风区,气候相对干旱,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
(4)退耕还林还草(牧);植树种草;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控制载畜量,合理放牧;人工种植草场等。
22、【答案】(1)便于船只航行
(2)台风 暴雨(或风暴潮)
(3)利: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美化海岸线,改善海岸景观。弊: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生活;改变海岸地形,影响船只航行;影响城市排水,易造成城市内涝;加剧海洋环境污染等。
(4)劳动力相对丰富且廉价;土地面积广;地价相对低;大陆市场广;大陆经济腹地广;陆上交通更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