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导入--少年中国说(音乐歌曲)
点击播放视频
视频概述
点击播放视频
第6课
戊戌变法
(1)变法运动的兴起
(2)戊戌变法的内容及经过
(3)戊戌变法影响
本节课内容纲要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点击播放视频
1,公车上书运动----序幕
二、戊戌变法的经过
阅读课文和材料,说说什么是“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1300
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考的举子叫做公车。“公车上书”意为“举子上书”。
材料:“闻日本索偿2万万是使我臣民上下三岁不
食乃能给之。”“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
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国是”则指国家的方针政策。
从
6月到9月,光绪帝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出了多条诏令,涉及科举、工业、商业、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谋略全面革新,史称“戊戌变法”。维新派试图不动摇封建统治基础,照搬西方制度进行社会改革
2,“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开始
领
域
内
容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军事
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
——康有为
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④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有利于军事强大
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局限性:可以看得出过去他们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在法令中没有,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
京师大学堂门额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主要内容
旧官僚
绿营兵和八旗兵
资产阶级
读书人
依据变法内容,结合以下角色,
谈谈你对变法的态度?
3,戊戌政变----结果(失败)
点击播放视频
九月十三日,光绪帝写密诏给康有为: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此时的光绪帝自感皇位不稳,康、梁等手无寸铁的书生更是觉得大难临头,维新派想争取列强的支持,未成功后,他们只好铤而走险求助袁世凯…
…
变法内容由于触及守旧势力的封建传统和切身利益,引起顽固派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出面阻挡历史车轮的,是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
谭嗣同秘访袁世凯
现在能救皇上的只有你了……
为了救皇上,我袁某人必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1898年9月18日夜
计划如此这般……
狡诈无情、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向荣禄告了密——
政
变
戊
戌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
,废除变法诏令。
囚禁光绪帝的瀛台
光绪和支持他的珍妃
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
禁于中南海瀛
台;然后发布训
政诏书,再次
临朝“训政”。
戊戌政变
六
君
戊
戌
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怕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子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三、戊戌变法的影响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思想启蒙作用
背景
时间
内容
结果
意义
代表
目的
阶级
小
结
序幕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898年6月——9月
资产阶级的维新派/改良派
康有为、梁启超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公车上书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失败(戊戌政变)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开始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军事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封建
主
义
无实权
顽固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单薄
脱离群众
民族
资产阶级
人民
群众
根据图示,说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
脱离人民群众。
软弱性
妥协性
1,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原因有哪些?
四、探究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