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0-06 17: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执教者:陈 波
教学目标:认识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学习通过语言、动作、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阅读小说,从情节、人物入手,把握小说的主题。教学难点:学习小说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作知识的迁移。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认真阅读小说,基本了解故事情节,并能为小说拟一个标题,且能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有 弟 兄 我的叔叔于勒 钱 菲利普夫妇 莫泊桑 叔 嫂 没
教后反思;设计了拟标题的教学活动,这样能让学生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比较灵活地把握小说的情节。这个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说所拟题理由时,互相补充印证,掌握小说的情节,检查预习的落实情况,为后文的分析打基础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介 提绍 问常 设识 疑导 引入 导新 复课 述 1、有关《我的叔叔于勒》的文学常识(可参考注解)2、根据对小说的初步理解,给小说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发挥创造性拟出丰富多彩的标题 通过拟标题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创造性劳动中,生动活泼把握小说情节
引导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的变化而产生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进而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活动 小说就是围绕一个“钱”字展开故事情节的。于勒有钱时,人们都赞他、盼他;于勒没钱时人们就骂他、避他。正因为于勒贫富的变化,才引出了他的亲属对他态度截然不同的变化。于勒有钱时,人们说他是“有良心的人”、“正直的人”、“有办法的人”……于勒没钱时,人们说他是“贼”、“坏蛋”“流氓” ……于勒有钱时,家人对他盼之惟恐不至;于勒没钱时,家人对他是避之惟恐不远。教学内容 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从小说中找出人们评价于勒的词句(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概括菲利普夫妇对于勒贫富变化的不同态度,并能找出小说中的具体词句分析(他们是如何对待于勒的)学生活动 通过分析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的变化而产生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认识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小说中菲利普夫妇一家在船上巧遇于勒的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描写 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菲利普夫妇一家在船上巧遇于勒的情节中的对话部分,并注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的细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作者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把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得透彻深刻惟妙惟肖。如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象不安起来”、“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穷水手,怕他(于勒)认出来,“瞪着眼看了看”穷水手旁边的女儿女婿,是怕被女儿女婿发现这个秘密。“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妻子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这相遇对菲利普来说太意外,看到的于勒的境况太凄惨,菲利普一家十多年来的美梦突然破灭了。菲利普还害怕这个穷弟弟又要拖累他。突然遭到沉重、痛苦的打击,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希望破灭后带来的慌乱痛苦。又如作者刻画人物的复杂心理,很有层次感,就以菲利普在船上撞见穷水手这段为例:菲利普无意中刚遇见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向旁边走了几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对其妻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他还是放心不下,让妻子亲眼去看看,把事情弄个清楚。菲利普向船长打听于勒情况后,脸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表现出丧魂失魄、惊恐狼狈的神态…… 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小说“巧遇于勒”部分的对话,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力求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找出小说对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的语句,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人物的思想性格 通过分析小说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来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布置作业 假如船上那两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中的一个是于勒,那结局会是怎样?假如穷困潦倒的于勒看见菲利普一家,并上前相认,叫一声“大哥”“大嫂”时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请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改写小说的结局,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在合乎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前提下,深入刻画人物性格 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写作的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