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3 18:4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传入中国。
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
3、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4、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5、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6、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难点: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1、讨论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2、自主式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式学习)
3、情景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学习的成果,创设历史情景,在感悟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讲述法、讲解法。(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授课及学生展示都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旧闻播报”
出示几则新闻,太空旅游、烹饪机器人和世博会等方面的实例,“那么,100年前的中国社会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呢?”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强调社会生活是包罗万象的,除了书本介绍的内容,它还包括了其他方方面面。
个性化修改
分成四组。并提出各组学习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a.变化体现在哪里?b.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c.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小组合作学习(十分钟)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着眼于三个方面给于指导:
A、调动成员间的交流、合作。
B、指导学生整合信息,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中得出结论。
C、指导学生如何采取新颖、生动、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合作探究:学习成果汇报
【教师精讲点拨】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探究结论】归纳:(交通通迅、文化生活、社会习俗)
三、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
四、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今,全世界的电脑用户都使用着一种名为“窗口”(Windows)的电脑软件。通过这种软件与一位在性格上颇似汤姆·索亚,名为门(Gates)的美国“男孩”(不少人称他为“男孩总裁”)的名字连在一起。这样的“窗口”更像是每个人进入世界的一扇扇“门”。然而这样的门并非“天堂之门”。天堂的意义就在于它在我们难以企及的地方。……“天堂”和“自由”在我们得到它的那一刻迅速贬值,成为新的“凡间”。通往天堂的门是异常狭窄的,当天堂向所有人打开无数的门时,天堂就不再是天堂,而是公园、妓院和公共厕所,甚至连公共厕所也不是。
材料二: 这是一个用手奔跑而不是用腿脚奔跑的时代。“数字时代”也就是“手指时代”。我们成天用手行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浪迹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逐渐远离真实的泥土路。电脑一方面使我们获得了青春的活力,另一方面又以巧妙的方式远离大地和尘土,让我们毫无痛感地截去了下肢或者下肢瘫痪。英国作家劳伦斯在他的著名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把现代人的悲剧
个性化修改
描述为一个自负、虚伪的坐在轮椅上的富人的悲剧。这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有妻子,有仆人,有庄园,甚至拥有一个矿山,然而这一切早已不属于他。他在自己制造的幻觉里自得其乐,实际上他只能被囚禁在家里“发财”,足不出户地体验着“丰富多彩”的人生。这也是一种“孤独的狂欢”。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
请回答:
1、 请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
2、 这些观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3、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和看法。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1、下面的情况,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服装特点是:
A、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女子以猎装为主
B、男子以西装和中山装为主,女子以旗袍为主
C、女子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主
D、绿军装成为流行服装
2、1881年底,津沪( )开通后,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
3、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建造于(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
D、辛亥革命后
4、我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难夫难妻》
D、《一江春水向东流》
5、阅读下列材料:
《时务报》于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总经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先后任撰述的有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太炎等。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强为办报宗旨。载有上谕、奏折、论说、中外杂志、域外报译等。许多文章议论新颖,文笔活泼,深受知识界欢迎。数月间销行增到万余份,风靡海内,“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百日维新”期间,被清政府改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于1898年8月8日终刊。《时务报》在变法维新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请回答:
(1)、《时务报》是哪一派别所办的报纸?再举着一派别所办报纸一例。
(2)、这一派别所办的报纸有什么特点?
(3)、简述这一派别办报活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起的历史
个性化修改
作用。
6、问答题:
试概括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并说明在变迁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五、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个性化修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