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必修3《第6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C.现代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2.下列做法中,不会起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是( )
A.采用联合热电技术为居民小区供热
B.禁止使用煤炭资源
C.将煤制成煤浆
D.关闭火力发电厂
3.运用填埋法处理城市垃圾的优点是( )
A.投资少
B.不需任何分选收集
C.可回收沼气
D.可消灭各种病原体
4.关于下列现象中的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发动机熄火之后,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止,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电风扇通电后开始转动,断电后转动着的风扇又慢慢停下来,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火药爆炸产生燃气,子弹在燃气的推动下从枪膛发射出去,射穿一块钢板,速度减小,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供给电动水泵抽水,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城市垃圾不断增多与什么因素有关( )
A.消费商品量不断增加
B.不良的生活习惯
C.一次性用品使用的限制
D.方便袋的使用
6.下列供热方式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用煤做燃料供热
B.用石油做燃料供热
C.用天然气或煤气做燃料供热
D.用太阳能灶供热
7.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图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图中,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D.图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8.下列关于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熵值越大,意味着系统越“混乱”和“分散”,无序程度越高
B.熵值越小,意味着系统越“混乱”和“分散”,无序程度越高
C.熵值越大,意味着系统越“整齐”和“集中”,也就是越有序
D.熵值越小,意味着系统越“整齐”和“集中”,也就是越有序
9.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下列做法或现象中需要改进的是( )
A.及时关掉未关紧的水龙头,尽量做到一水多用
B.将废纸、矿泉水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C.人不在屋里也要保持灯亮
D.汽车排出黑色的尾气
10.关于能源的利用和节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能量的守恒定律,能源的利用率应该是100%
B.由于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总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源意义不大
C.节约能源只要提高节能意识就行,与科技进步无关
D.在能源的利用中,总会有一部分能源未被利用而损失掉
11.下列各项中对能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能源是守恒的,永不枯竭,不需要节约
B.太阳的能量给地球带来了云、雨、风浪
C.自然界可以长期为人类提供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
D.剧烈的核反应会发生强烈的爆炸,人类无法利用核能
二、非选择题
12.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有效地降低地面SO2浓度.在20世纪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地面浓度降低了30%,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是否可取?说明理由.
(2)用传统的煤、石油作燃料,其主要缺点是什么?与传统的煤、石油作燃料相比,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新能源?主要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
13.地球上的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为什么说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
14.能源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寻找新的、无污染的能源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利用潮汐发电即为一例,如图所示的是利用潮汐发电的简单示意图,左边为陆地和海湾,中间为大坝,其下有通道,水经通道可带动发电机,涨潮时,水进入海湾,待内外水面高度相同,堵住通道.如图甲所示:潮落至最低点时放水发电,如图乙所示:待内外水面高度相同,再堵住通道,直到下次涨潮至最高点,又放水发电,如图丙所示,设海湾面积为5.0×107m2,高潮与低潮间高度差为3.0m,则一天内水流的平均功率为多少兆瓦.(g取10m/s2,每天两次涨潮,四个发电时间段)
鲁科版(2019)必修3《第6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C.现代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分析】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很重要;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传递过程;除了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
【解答】解:A、虽然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但这些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迟早会有用完的一天,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很重要。故A错误;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传递过程。故B正确;
C、现代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故C正确;
D、除了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这是“广义太阳能”。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①能源是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资源或自然过程。
②地球上的能源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
2.下列做法中,不会起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是( )
A.采用联合热电技术为居民小区供热
B.禁止使用煤炭资源
C.将煤制成煤浆
D.关闭火力发电厂
【分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等于禁止能源的使用,以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A、采用联合热电技术可以使热能更高效利用,故A错误;
BD、禁止使用煤炭资源和关闭火力发电厂在目前来说是不切实际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等于禁止能源使用,故BD正确;
C、将煤制成煤浆可以使得煤炭充分的燃烧,提高了利用效率,故C错误;
故选: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于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理解,难度较低。
3.运用填埋法处理城市垃圾的优点是( )
A.投资少
B.不需任何分选收集
C.可回收沼气
D.可消灭各种病原体
【分析】填埋法处理操作简单,可以节约投资,但填埋法占地面积大,容易造成对土壤和水的污染。
【解答】解:
利用填埋法处理城市垃圾时,需要先把可回收的东西分选出来,然后把15mm~60mm大小的垃圾填埋,垃圾填埋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沼气,但回收这部分沼气相对困难。
其次,填埋法处理城市垃圾操作简单,投资少,填埋场封场后,表面可实行绿化,使土地恢复利用,但无法消灭各种病原体。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垃圾处理知识的了解。
4.关于下列现象中的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发动机熄火之后,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止,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电风扇通电后开始转动,断电后转动着的风扇又慢慢停下来,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火药爆炸产生燃气,子弹在燃气的推动下从枪膛发射出去,射穿一块钢板,速度减小,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供给电动水泵抽水,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叫能量守恒定律;认识各种能量,从而确定能量转化的方向。
【解答】解:A、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发动机熄火之后,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止,这一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做负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风扇通电后开始转动,电流做功,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断电后转动着的风扇又慢慢停下来,阻力做负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火药爆炸产生燃气,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子弹在燃气的推动下从枪膛发射出去,推力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子弹射穿一块钢板,速度减小,阻力做负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柴油的化学能转化为柴油机的机械能,再转化为发电机的电能,电能又通过电动水泵转化为水的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要求能认识常能量,并能准确说明能量转化的方向,明确在转化和转换的过程中总能量是不变的。
5.城市垃圾不断增多与什么因素有关( )
A.消费商品量不断增加
B.不良的生活习惯
C.一次性用品使用的限制
D.方便袋的使用
【分析】随着工业发展,商品消费量增多,人们对于方便袋的使用,同时,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大量的一次性用品被使用,导致了城市垃圾的增多。
【解答】解:
A.消费商品量的增加,导致城市垃圾的增多,故A选项正确;
B.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使用了大量的一次性用品,导致城市垃圾增多,故B选项正确;
C.一次性用品的限制,有利于减少城市垃圾,故C选项错误;
D.方便袋的使用,导致城市垃圾的增多,故D选项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导致城市垃圾增多的原因的了解。
6.下列供热方式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用煤做燃料供热
B.用石油做燃料供热
C.用天然气或煤气做燃料供热
D.用太阳能灶供热
【分析】常见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等.供热过程释放出各种碳氧化物,硫化物的都不利于保护环境.
【解答】解:A、煤做燃料供热会释放二氧化碳,提高温室效应,不利于环境保护;
B、石油作燃料释放碳氧化物和硫化物,可形成酸雨,不利于环境保护;
C、天然气或煤气燃烧都会释放碳氧化物,不利于环境保护;
D、太阳能是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供热,是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理论联系生活的能力,需学生本身多观察,多思考.
7.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图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图中,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D.图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分析】太阳能的利用形式有:1.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2.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3.利用光电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选项正确;
B.太阳能热水器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故B选项错误;
C.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是利用光电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故C选项错误;
D.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是利用光电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几种太阳能利用方式的了解。
8.下列关于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熵值越大,意味着系统越“混乱”和“分散”,无序程度越高
B.熵值越小,意味着系统越“混乱”和“分散”,无序程度越高
C.熵值越大,意味着系统越“整齐”和“集中”,也就是越有序
D.熵值越小,意味着系统越“整齐”和“集中”,也就是越有序
【分析】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孤立系统中的熵总是不会减少的,是分子运动无序程度的量度,分子运动无序程度越大,熵越大。
【解答】解:AC、根据熵的意义可知,熵值越大,意味着系统越“混乱”和“分散”,无序程度越高,故A正确,C错误;
BD、熵值越小,意味着系统越“整齐”和“集中”,也就是越有序,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要重视课本,强化理解并记忆。
9.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下列做法或现象中需要改进的是( )
A.及时关掉未关紧的水龙头,尽量做到一水多用
B.将废纸、矿泉水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C.人不在屋里也要保持灯亮
D.汽车排出黑色的尾气
【分析】根据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结合对应的节能与环保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使用完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一水多用,都可以节约能源,故A正确;
B、生活垃圾和废品要回收,送到回收站,可以节约能源,故B正确;
C、人走灯灭可以节约电能,从而起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所以保持灯常亮是错误的,故C错误;
D、汽车排出黑色的尾气会污染环境,故D错误。
本题选择需要改进的,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节约能源。
10.关于能源的利用和节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能量的守恒定律,能源的利用率应该是100%
B.由于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总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源意义不大
C.节约能源只要提高节能意识就行,与科技进步无关
D.在能源的利用中,总会有一部分能源未被利用而损失掉
【分析】明确能源的利用,知道能源在利用过程中会存在能量的耗散,所以能源的利用率不会达到100%,知道能量和能源的定义,明确能量是守恒的,但可用能源是有限的,应节约能源;科技进步可以发明新技术,从而找到更节省能源的方法。
【解答】解:AD、在能源的利用中,总有部分能量因为各种原因(如燃烧不完全、热量散失等)而损失,利用率总低于100%,则A错误、D正确;
B、能量耗散虽然不会使能的总量减少,却会导致能量品质的降低,它实际上将能量从高度有用的形式降级为不大可用的形式,故需要节约能源,故B错误;
C、科技进步可以发明新技术、新设备,采用更节省能源的方法,开发新能源,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故C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能源的耗散,要明确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是由于能源存在耗散现象,故需要节约能源。
11.下列各项中对能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能源是守恒的,永不枯竭,不需要节约
B.太阳的能量给地球带来了云、雨、风浪
C.自然界可以长期为人类提供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
D.剧烈的核反应会发生强烈的爆炸,人类无法利用核能
【分析】明确能源的定义,知道常见能源的分类,知道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明确能量是守恒的,但能源是有限的,要节约能源,知道核反应堆中可以进行可控核反应,从而能和平利用核能。
【解答】解: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总量不变,但能源利用后变为无法收集的内能,故要节约能源,故A错误;
B、云、雨、风浪都是水吸收了太阳能后产生的,故B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有限,短期内不可再生,故C错误;
D、在核反应堆中能发生可控核反应,可平稳的释放核能,故D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
故选:ACD。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①能源;②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的大部分能量的源泉;③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④核能的利用。
二、非选择题
12.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有效地降低地面SO2浓度.在20世纪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地面浓度降低了30%,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是否可取?说明理由.
(2)用传统的煤、石油作燃料,其主要缺点是什么?与传统的煤、石油作燃料相比,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新能源?主要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
【分析】(1)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能够污染空气,容易和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物质,从而污染环境.
(2)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解答】解:(1)这种方法不可取,增加烟筒的高度虽然可以使周围地表面SO2的含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变,且污染范围扩大了.
(2)用传统的煤、石油作燃料,其主要缺点是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含硫化合物,会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
氢气可以作为新能源,因为氢的燃烧值大,燃烧后只产生水,无污染物形成;缺点是氢的熔点低,不易液化,给运输带来不安全因数;
故答案为:
(1)这种方法不可取,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变,且污染范围扩大了;
(2)用传统的煤、石油作燃料,其主要缺点是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含硫化合物,会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氢气可以作为新能源,因为氢的燃烧值大,燃烧后值产生水,无污染物形成;缺点是氢的熔点低,不易液化,给运输带来不安全因数.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的使用及其分类,考虑污染和环境问题,得出使用新能源的迫切性.
13.地球上的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为什么说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
【分析】煤、石油、天然气也叫做化石能源,它们积累的能量来自于上亿万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而水能则是太阳照到江、河、海的水面上,使水蒸发,蒸发的水汽上升到空中,在高空遇冷空气变成雨、雪降下来,降到高山的雨、雪成为水从高处流下,形成水能,故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
【解答】解:
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地球给人类提供的最主要的一次能源。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
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的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
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从根本上讲是在开采上亿万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太阳照到江、河、海的水面上,使水蒸发,蒸发的水汽上升到空中,在高空遇冷空气变成雨、雪降下来,降到高山的雨、雪成为水从高处流下,形成水能。故说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球上常规能源的产生机制的了解。
14.能源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寻找新的、无污染的能源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利用潮汐发电即为一例,如图所示的是利用潮汐发电的简单示意图,左边为陆地和海湾,中间为大坝,其下有通道,水经通道可带动发电机,涨潮时,水进入海湾,待内外水面高度相同,堵住通道.如图甲所示:潮落至最低点时放水发电,如图乙所示:待内外水面高度相同,再堵住通道,直到下次涨潮至最高点,又放水发电,如图丙所示,设海湾面积为5.0×107m2,高潮与低潮间高度差为3.0m,则一天内水流的平均功率为多少兆瓦.(g取10m/s2,每天两次涨潮,四个发电时间段)
【分析】已知海湾的面积和水涨潮、退潮时的深度,可求减少的水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减少水的质量,还知道产生的水位差,根据公式W=Gh可求产生的势能,根据P=求出一天内水流的平均功率;
【解答】解:高潮与低潮间海水的体积:
V=S△h=5.0×107m2×3.0m=1.5×108m3,
根据ρ=可得:
高潮与低潮间水坝内海水变化的质量:
m=ρV=1.0×103kg/m3×1.5×108m3=1.5×1011kg,
一天内水流做的功:
W=2G×△h=2mg×△h=2×1.5×1011kg×10N/kg××3m=4.5×1012J,
一天内水流的平均功率:
P==≈5.2×107W=52兆瓦
答:一天内水流的平均功率为52兆瓦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功、功率、电能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式的灵活应用,计算过程要注意明确应研究重心高度变化,即坝内水平均高度的变化量为坝内水高度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