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音乐·简谱》第3单元《《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音乐·简谱》第3单元《《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01 12:1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沪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内容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彝族曲调特点的儿歌,降E调,四二拍子。歌曲节奏欢快,旋律流畅,短小简洁,采用典型的彝族曲调和节奏编写而成,非常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唱和舞蹈。
学生分析:
低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好奇心强,整堂课程围绕学生年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运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充分的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旨在让学生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个体发展,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以及激发出来的创造能力。音乐实践性体现的很完美,情感的渗透也是潜移默化。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活泼地,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采用歌唱和简单的舞蹈律动等音乐表现形式让学生对歌曲充满浓厚的兴趣,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
3、感受彝族歌曲热烈而又欢快的情绪,并能配合动作唱唱跳跳。
教学重难点:
准确的掌握好节奏,能够背唱歌曲并能为歌曲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这堂课以多媒体ppt课件为主体,以钢琴,碰钟等乐器为辅体。在律动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资料,创设音乐教学环节,营造浓郁的课堂氛围;在导入新课环节结合彝族视频简介资料,让学生在图像和解说中,犹如身临其境,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可以直观完美的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实施过程:
一、播放音乐,激情导入
1、播放音乐,复习手势
师生问好,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哆来咪之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用柯尔文手势律动,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进入课堂。
2、观看视频,导入课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介绍彝族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结合歌词简单的介绍彝族的习俗文化。
明确:我国有56个民族,彝族就是其中一个有着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彝族的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每到盛大的节日,他们都会穿上白色的民族服装,带上银项链,大家聚在一起又唱歌,又跳舞,欢度节日,非常幸福。
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和彝家的娃娃们一起唱一唱,跳一跳吧!
二、试听结合,学习歌曲
1、投影展示歌词课件,带领学生大声朗读歌词,提问:
有一句歌词在歌曲中反复的出现,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明确:向学生讲解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是开心,快乐的意思。老师带领学生大声练习阿里里,要求读的有弹性。
播放歌曲,提问:阿里里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音高相同吗?有什么不同?
明确:引导学生自己去聆听并区别阿里里在歌曲中的音高,并结合手势来朗读歌词,让学生意识到相同的歌词是不同的音高,为后面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在朗读歌词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采用手势表示音高的方法为歌曲进行简单的伴奏。既加深了他们对歌词的印象,又让学生在动手中体会到节奏的特点。
③跟钢琴学唱阿里里,采取难度逐层递进的方法,先让学生跟钢琴学唱阿里里,这一环节重点是让学生准确的掌握音准,区分四个阿里里的音高,以免混淆,为下一环节的学唱做好铺垫。接着再让学生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中接唱阿里里。在学生对歌曲的结构和节奏都较为熟悉了之后, 然后在歌曲伴奏中接唱阿里里,并配合手势来巩固音高的位置。最后再让学生使用碰钟边唱边奏。
3、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多媒体课件播放范唱,让学生先融入歌曲之中,听后让学生回答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指出应该用高兴的,活泼的情绪去演唱。
(2)第二遍让学生跟着音乐小声的哼唱,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绪和速度。
(3)在学唱环节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老师唱歌词,学生唱衬词,然后交换顺序再次巩固,最后把整首歌曲交给学生,让他们跟着音乐唱一唱。
(4)分小组以唱山歌的方式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既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介绍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让学生对对唱练习有了新的感受,师生互动,让孩子们的参与性得到提升。
整个学唱环节配合钢琴,伴奏,通过对唱,齐唱,分小组唱等形式多样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情绪,速度,能够跟着音乐伴奏准确完整的唱一唱。
三、学跳舞蹈、唱跳展示
1、老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边读歌词边跳。
2、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让学生跟着音乐边唱边跳。
4、分小组增加队形训练,让学生围成圆圈,边跳边唱。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自主创新动作,教师加以指导,然后跟着音乐围成圆圈边唱边跳,既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自主创新,也可以训练小组的团结和协作能力。
5、挑选几名同学进行舞蹈展示,全体同学边唱边跳,营造浓郁的舞蹈气氛。
四、课堂总结,情感升华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彝家的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难忘的的火把节,你们感受到了彝家娃娃的幸福生活,老师也在你们的歌声中获得了快乐,谢谢同学们的歌声和舞蹈。
教学设计
唱 一 唱
彝 家 娃 娃 真 幸 福
轻快 活泼的
教学评价与反思:
《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是小学二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是天性,在课堂开始和同学们一起用柯尔文手势跟《哆唻咪之歌》一起做律动,既复习了之前课堂上所学的音阶高低,也为上课创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激发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环节,寓教于乐,和学生开展很多互动,整堂课气氛和谐,融洽。学生们学得开心,学得轻松,对音乐课充满了兴趣。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让兴趣成为了打开孩子学习音乐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整堂课教学构思新颖,巧妙,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这堂课共分成四个环节,先是师生共同律动,营造音乐氛围,接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一静一动,符合低年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在学唱歌曲环节,结合教具,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音乐中。最后一个环节学跳舞,过渡自然。整堂课始终把握音乐主线,让学生跟着歌曲主题走。教学目标清晰,重难点达成较好。在教授新歌曲之前,我采用听,问,答,做四个方法让学生熟悉歌词,带着问题去听歌曲,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听一听,并用学过的柯尔文手势来表示阿里里不同的音高位置,为以后的学唱歌曲做好铺垫。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以放松,活跃的学习状态去探索知识,积极主动的学习歌曲,整个课堂我采取的是和学生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从节奏到学唱,到舞蹈编排等环节都是以引导性,参与性为主,让孩子们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多好的发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