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后作业
1.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坚决不干涉美国、苏联的内政
C.中国、美国与苏联应该和平共处
D.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课后作业
2.“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一国两制”构想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3.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面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②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唯一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4.有人评价1955年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周恩来的“魅力和机敏”表现为他提出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民主和解方针
C.独立自主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D
5.参加1955年万隆会议的与会国之间产生矛盾与分歧主要源于(
)
A.国家贫富、强弱不同
B.洲际区分差异
C.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D.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先后顺序不同
C
6.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航向,这里的“同”指的是(
)
①都有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②维护民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B
7.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没有关系的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起步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
C.大国干涉——万隆会议
D.“求同存异”方针——亚非会议成功进行
C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材料二
清初,统治者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曾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
材料三
“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亚非团结感。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
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
材料四
“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实行的外交政策。并归纳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清朝前期实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对外开放(或开放)。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或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友好往来)。
闭关锁国。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等。(答对任意一点即可)
(3)材料三体现了亚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会议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材料四中提到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这里的“新”指的是什么?
亚非各国有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共同愿望;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
(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国家统一,国家独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国家的国际地位等。(合理即可)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
(1)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2)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
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
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底,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
(3)发展: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
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二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
。
(2)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内容: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会外交往: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自我检测】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第一年就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在2014年的一次演讲中,缅甸总统吴登盛指出,“……不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国与国关系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四项基本原则
D.合作共赢原则
3.“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这段话节选自《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这段声明里的“原则”不包括(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独立自主
C.平等互利
D.互不侵犯
4.
1955年,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著名的“求同存异”方针。这次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万隆会议
D.雅尔塔会议
5.万隆会议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它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C.亚非各国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6.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答案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1.独立自主
苏联
外交孤立
2.周恩来
和平共处
国与国
知识点二
2.
万隆
求同存异
【自我检测】
1.C
2.B
3.B
4.C
5.D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