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概况:
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
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的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2)随着中国
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3)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4)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知识点三
全方位外交
1.表现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
。
(3)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
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2.特点:形成
、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3.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自我检测】
1.20世纪70年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会议是(
)
A.第24届联合国大会
B.第25届联合国大会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27届联合国大会
2.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些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
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
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
D.使联合国成为伸张正义的舞台
3.
1979年1月28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下列各项不属于公报中美国对中国承诺的是(
)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4.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两国关系改善的直接原因是(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国重返联合国与中美关系的缓和
D.第一届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5.我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改革开放以后
6.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重要国际组织,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这说明中国(
)
A.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B.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C.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奉行了结盟的外交政策
答案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1.1971
知识点二
1.
国际地位
《联合公报》
台湾
2.田中角荣
知识点三
1.
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
2.全方位
【自我检测】
1.C
2.C
3.C
4.C
5.D
6.A(共13张PPT)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后作业
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课后作业
2.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尼克松为此采取的重要举动是(
)
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正式访问中国
C.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在国际问题上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
B
3.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台湾。”邓小平指出: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用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这说明(
)
A.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台湾问题
B.美国已经断绝和台湾的一切联系
C.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
D.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摩擦不断
C
4.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在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中说:“建交时,中美双边贸易不足25亿美元,相互投资几乎为零;2017年,双边贸易超过5
800亿美元,各类投资累计超过2
300亿美元。”这直接表明中美建交(
)
A.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反恐合作
B.消除了两国的经济贸易摩擦
C.加强了两国的环境保护合作
D.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
D
5.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③中国经济水平总体上比美国落后
④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
755
1
059
1985
3
855
3
840
6.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两国建交。这些都体现了(
)
A.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国同欧美国家正式建交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原因是(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
④中美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8.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C.增强与西欧国家的传统友谊
D.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D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由中、美、英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摘编自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迈向世界的关键性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
——摘编自《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
(1)2019年6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启程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2)2019
年6月5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3)2019年6月20日至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4)2019年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北京,应日本国首相安倍晋三邀请,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迫切需要中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协调作战,合作抗日(或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外交策略及外交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哪些因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善于处理国际事务;外交家卓越的才干和爱国精神等。(任意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