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预习作业+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预习作业+习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1 15:19:08

文档简介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日常生活的变化
1.
表现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人们买衣服要凭
,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2.生活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知识点二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的发展
(1)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2)公路: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3)航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

(4)城市道路: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5)出行方式的变化: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
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2.通信的发展
(1)电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
,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2)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3)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自我检测】
1.1978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6.06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48.52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10.2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2.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改善
D.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3.“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已成为民航大国。”材料反映了我国(

A.通信的发展
B.农业的发展
C.文化的发展
D.交通的发展
4.下列有关中国电信事业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A.电信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B.现今,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C.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
D.移动电话使用十分普遍
答案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1.布票
吃好
2.休闲娱乐
知识点二
1.
第二位
民航大国
私家汽车
2.全球第一
【自我检测】
1.D
2.A
3.D
4.C(共8张PPT)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后作业
1.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消费变迁,决定这一变迁的根本因素是(

A.消费习惯
B.互联网普及
C.经济发展
D.智能手机使用
C
课后作业
2.习近平说: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这说明(

A.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我国已经实现共同富裕
C.我国已经没有贫困人口
D.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A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所示内容中对应错误的是(
)
B
A
衣的变化
服饰丰富多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B
食的变化
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
C
住的变化
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D
行的变化
出行坐飞机、火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4.“空中高铁”“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大数据时代”,这些当下出现在中国的新名词和新概念反映出新科技革命(

A.形成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
B.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C.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D.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2007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6.7
m2增加到27.1
m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
438
km2扩展到2005年的32
520.7
km2。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也从1980年的19.6%快速增长到2005年的40.5%。
材料三
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
678亿元。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2007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0
09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2
534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城市的变化。
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改变(人力车被各种汽车取代,马路上的人流变为车流);居民的住房面积增加,城市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城市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工业和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商品贸易的发展。
(3)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你所在城镇的发展成就。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