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
2020年中考真题提优练习(2)
一、选择题
1.(2020.淮安)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2.(2020.武汉)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3.(2020.白色)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
)
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
4.(2020.常德)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是( C
)
A.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显做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2020.南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
A.
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
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
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
D.
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6.(2020.南宁)如图是5G测温巡逻机器人,在抗击疫情中,提高了防疫效率,成为“新晋网红”。下列关于机器人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温仪远距测温时,是通过接受人体辐射的紫外线实现的
B.摄像系统职能识别行人是否戴口罩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机器人巡逻进行广播宣传,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5G是通过电磁波传输信息的,说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7.(2020.岳阳)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行成的是(
)
A.
“日环食”现象
B.
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C.
照相机成像
D.
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
8.(2020.苏州)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屏上不能呈现像
9.(2020.青海)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敏所在的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C.若烛焰从光具座3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
D.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这时在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
10.(2020.绵阳)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放在A处,位于C处的光屏(图中未画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B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关于光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距离L屏与蜡烛距离L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
B.
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
C.
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
D.
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
11.(2020.重庆A)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行成的是(
)
A.倒立的“烛焰”
B.变换的“手影”
C.“折断”的铅笔
D.金色的“日环”
二、填空题
12.(2020.岳阳)人眼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
13.(2020.连云港)如图所示,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在三棱镜后放置一凸透镜,
将光屏放在B处时,观察到色光的颜色是
,
光屏先后在A、C两处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
14.(2020.苏州)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吸收/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色。
15.(2020.广元)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光心2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为?????cm;将蜡烛移到距透镜光心25厘米处时,应调节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16.(2020.宿迁)小明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
根据测量的数据,
绘制了像距
v
随物距
u
变化的图象,
如图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
当物距
u=
12cm
时,
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
生活中的
(
选填“
照相机”、“
投影仪”
或“
放大镜”)
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三、作图题
17.
(2020.淮安)画出图乙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8.(2020.岳阳)图中已给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9.(2020.泰州)如图甲所示,完成图中光路。
20.(2020.青海)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左侧焦点上,请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
21.(2020.武汉)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大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面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从C处一定能看到的是?????(填“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或“蝴烛A的像和蜡烛B”)。?
(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这块玻璃,并穿过玻璃进入空气中。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要求标出法线)
22.(2020.南京)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
。
(3)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填字母)。
A.5cm
B.8cm
C.10cm
D.15cm
(4)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
(选填“丙”或“丁”)的视力缺陷。
23.(2020.江西)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刻度尺、凸透镜、光屏、三个底座、蜡烛及火柴;
(2)如图22所示,为保证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将装有底座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摆放在水平桌面上,调整位置使它们排列在
上,再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如图23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A’B’为某次实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像,则物体AB在图中
区域,箭头方向竖直向
,其大小比像A’B’
。
24.(2020.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儿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成像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实像
2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
3
15
倒立放大实像
(1)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第3次实验中像距为
cm,判断依据是:
。
2020-2021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
2020年中考真题提优练习(2)(答案)
一、选择题
1.(2020.淮安)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C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2.(2020.武汉)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3.(2020.百色)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
C
)
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
4.(2020.常德)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是( C
)
A.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显做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2020.南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C
)
A.
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
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
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
D.
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6.(2020.南宁)如图是5G测温巡逻机器人,在抗击疫情中,提高了防疫效率,成为“新晋网红”。下列关于机器人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测温仪远距测温时,是通过接受人体辐射的紫外线实现的
B.摄像系统职能识别行人是否戴口罩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机器人巡逻进行广播宣传,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5G是通过电磁波传输信息的,说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7.(2020.岳阳)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行成的是(
B
)
A.
“日环食”现象
B.
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C.
照相机成像
D.
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
8.(2020.苏州)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D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屏上不能呈现像
9.(2020.青海)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敏所在的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C.若烛焰从光具座3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
D.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这时在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
10.(2020.绵阳)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放在A处,位于C处的光屏(图中未画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B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关于光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距离L屏与蜡烛距离L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C
)
A.
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
B.
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
C.
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
D.
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
11.(2020.重庆A)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行成的是(
C
)
A.倒立的“烛焰”
B.变换的“手影”
C.“折断”的铅笔
D.金色的“日环”
二、填空题
12.(2020.岳阳)人眼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
【答案】凸透镜。
13.(2020.连云港)如图所示,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在三棱镜后放置一凸透镜,
将光屏放在B处时,观察到色光的颜色是
,
光屏先后在A、C两处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
【答案】白色;光屏上彩色光带顺序相反。
14.(2020.苏州)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吸收/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色。
【答案】反射;红。
15.(2020.广元)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光心2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为?????cm;将蜡烛移到距透镜光心25厘米处时,应调节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答案】10;靠近;倒立;缩小。
16.(2020.宿迁)小明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的数据,
绘制了像距
v
随物距
u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物距
u=
12cm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
生活中的
(
选填“
照相机”、“
投影仪”
或“
放大镜”)
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答案】缩小;照相机。
三、作图题
17.(2020.淮安)画出图乙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8.(2020.岳阳)图中已给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9.(2020.泰州)如图甲所示,完成图中光路。
20.(2020.青海)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左侧焦点上,请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
21.
(2020.武汉)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大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面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从C处一定能看到的是?????(填“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或“蝴烛A的像和蜡烛B”)。?
(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这块玻璃,并穿过玻璃进入空气中。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要求标出法线)
【答案】(1)平面镜;(2)蜡烛A的像;(3)如图所示
22.(2020.南京)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
。
(3)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填字母)。
A.5cm
B.8cm
C.10cm
D.15cm
(4)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
(选填“丙”或“丁”)的视力缺陷。
【答案】(1)需要;(2)甲;(3)C;(4)丁
23.(2020.江西)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刻度尺、凸透镜、光屏、三个底座、蜡烛及火柴;
(2)如图22所示,为保证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将装有底座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摆放在水平桌面上,调整位置使它们排列在
上,再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如图23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A’B’为某次实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像,则物体AB在图中
区域,箭头方向竖直向
,其大小比像A’B’
。
【答案】(2)同一条直线上;(3)④,上,大
24.(2020.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儿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成像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实像
2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
3
15
倒立放大实像
(1)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第3次实验中像距为
cm,判断依据是:
。
【答案】(1)10;(2)30,光路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