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垛中学高二选修地理导学案(必修3) 复备人:李 伟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开发与整治重点,懂得如何因地制宜进行流域开发与整治。
2、通过读图,分析、归纳流域发展条件与开发整治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大型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激发学生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的热情。
【重点难点】:掌握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理解不同河段综合整治的对应措施。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问题探究]
长江流域面积广大,地理环境复杂。不同的河段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差别很大,因此应有不同的发展思路。读书完成下表:
开发重点 原因 整治重点 原因 整治措施
上游 地势悬殊,河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地形复杂,坡度大,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人类不合理开发导致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 搞好生态建设: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草的保护政策
中游 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建设 平原面积广,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有色金属丰富,水能丰富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严禁围湖开垦,退耕还湖,疏浚河湖、继续加强和完善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发展集约化商品化农业,发展耗能少、原材料消耗少的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基础雄厚,科技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 人口增长过快,粗放经营,资源供需失调 ②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保护
1、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效益 作用过程 主要受益区
防洪 调节洪峰、拦蓄洪水
发电 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
航运 三峡水库可以加深、加宽上游航道,使水流趋缓,改善川江航运条件,促进东西部物资交流
供水养殖 三峡工程的兴建在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库区水产养殖和旅游
2、三江源地区号称“中华水塔”,近年来,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阅读P83知识窗,分析该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影响和整治措施。
3、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读书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水患频发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4、太湖水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知识窗,太湖水污染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分析水污染形成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学后反思]
【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若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水库建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
A.2—4月 B.5—7月
C.7—8月 D.9—10月
2、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 ( )
A.梅雨连绵 B.春雨霏霏 C.冰雪融化 D.气旋活动频繁
3、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 )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D.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
4、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
A.防洪 B.防治水污染 C.疏通河道 D.防治泥沙
5、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河流的共同特征为 ( )
A.流量大 B.含沙量大 C.水能资源丰富 D.有结冰期
1998年夏季,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长江流域各地暴雨频繁,雨带在长江流域徘徊,共出现74个暴雨日,此次洪水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损失之大,都是历史上少见的。据此回答6~7题。
6、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
①流域面积广 ②流域所处的气候特征 ③支流多 ④流域内的人类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正常年份,下列河流上的水文站进入汛期的顺序是 ( )
①湘江 ②沅江 ③汉江 ④西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②①
二、综合题:
8、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石羊河流域示意图材料,回答问题。
(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水能、生态环境、商品粮生产、制造业、长江水患、江河湖泊、综合性、水体和大气污染严重
[问题探究]
开发重点 原因 整治重点 原因 整治措施
上游 水能资源开发 防治地质灾害整治生态环境
中游 防治洪涝
下游 环境问题(大气和水体污染)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及创新
1、(1)
效益 作用过程 主要受益区
防洪 长江中下游地区
发电 华中、华东地区
航运 长江上游西南地区
供水养殖 长江中下游、库区、华北地区
(2)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从有利的、不利的两方面分析讨论
2、见书本P83,原因从自然、人为方面分析,
影响: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沼泽干涸、河湖断流、雪线上升、冰川后退,生态恶化
整治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滥采滥挖滥捕等
3、(1)自然原因:长江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来水量大;中游地势低平,水流平缓,泥沙淤积,排水不畅;降水多且集中于春夏两季。
人为原因:长江中上游滥砍滥垦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使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又导致湖泊萎缩,使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2)防治长江中游水患的措施主要有:中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搞好分洪工程;加固大堤,对九曲回肠的荆江段进行裁弯取直等。
4、表现: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 原因从自然、人为方面分析
整治措施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②加强环境保护,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
【课堂反馈】
1C 2A 3D 4A 5C 6 D 7C
8(1)温带荒漠(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 (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改良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协调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分配、兴修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种植耐旱、耐碱的农作物品种;保护现有植被,植树种草
上游地区:开发 资源,搞好 建设
中游地区:建设 基地和 基地
防治 ,整治 是中游地
区重要任务
下游地区:建设商品性农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
突出问题是
开发
与
整治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