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垛中学高二选修地理导学案(必修3) 复备人:李 伟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认识东北自然环境特征,尤其是土地资源特征。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特征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一、 东北地区地理环境
表 现
范 围
位 置 位置优越,位于 东部, 西岸;经纬度跨度较大
基本特征
地 形 格局呈 部位地貌类型地形单元外侧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中间山脉和山地丘陵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丘陵内侧广阔的平原东北平原( 、 、 )
水 文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气 候 热量分布南北差异大,从南向北跨 、 、 ; 降水量分布差异大,自 减少
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
植被景观 以 和 为主;冻土和沼泽广布
土 壤 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工 业 工业基础好,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交 通
人 口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有利于商品化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问题探究]
1、阅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读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或河流名称。
A__________ __山脉 B_______ _山脉
C_________ ___山脉 D__________ __平原
E_______ ___平原 F____________ 平原
(2)由图分析东北自然地理特征:_____ _____ ____ ___。
(3)简要说明东北气候特征与地理位置的内在联系
(4)按照年积温的多少,东北地区从南到北可以种植哪些农作物?
温度带 ≥10°积温 农作物
南部(暖温带)
中部(中温带)
北部 (寒温带) 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
2、(1)完成东北地区土壤特性表格。
类型 分布区 特征 重要性
黑土 ______平原东部和北部、______平原西部 有机质含量______,土层_______,生产力较____。 黑土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棉、油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黑钙土 ______平原中西部
(2)为什么说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3、土地资源的开发
开发 荒地被大量开垦,相继建立了一批国营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耕地面积增加
成就 商品粮油料糖料基地得以扩大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问题
措施
[拓展延伸]目前我国耕地为什么不断减少,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有限的耕地?
[学后反思]
【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包括黑、吉、辽三省 B.包括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C.包括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山西北部 D.指大兴安岭以东地区
2、下列地区与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 )
A.辽宁南部—冬小麦、棉花、苹果 B.松嫩平原—冬小麦、大豆、甜菜
C.大兴安岭北部—春小麦、棉花、马铃薯 D.呼伦贝尔高原—春小麦、亚麻、苹果
3、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4、下列条件中,东北地区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 )
A.土地平坦,土壤肥沃 B.降水较多,水热配合好
C.纬度高,热量不足 D.开发历史短,人均耕地多
右图是某地区地形图,完成5~7题。
5、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相比,图示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7、图示平原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二、综合题:
8、下图为沿甲(49.5°N,117.5°E)、乙(44.5°N,131°E)两地连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区名称:
A , B, , C , D 。
(2)C处干湿状况是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经济作物
是 ,该地农田遭受破坏,为保护农田,应在 处营造防护林。
(3)B地形区的典型树种是 ,C地形区的著名能源基地是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东部、亚欧大陆、太平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半环状、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东南向西北、温带季风、寒温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铁路运输便利、肥沃、丰富、还林还草、还湿地
第一课时
[问题探究]
1、(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2)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东北地区纬度位置----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大,海陆位置-------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温度带 ≥10°积温 农作物
南部(暖温带) 3600°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中部(中温带) 1000-3600°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
北部 (寒温带) 1000° 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
(4)
2、(1)
类型 特征 重要性
松嫩 三江 高 深厚 高
松嫩
(2)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耕地面积广,占全国1/5左右,是全国人均耕地最高的地区,还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
3、
问题 森林锐减,草地退化,湿地减少,黑土肥力下降,生态恶化
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拓展延伸]
风蚀、水蚀、土地盐碱化等使大量土地遭到破坏;工业、交通、城市、农村住房等建设占地严重;生态退耕也使耕地减少。保护措施:①开展国情教育,提高保护耕地重要性的认识;②强化耕地行政管理,从严控制城镇和农村居民用地规模;③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强化对耕地的法律保护;④采用经济手段,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⑤强化对耕地的投入,增强耕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及单位面积产量;⑥强化对耕地的技术管理,实行对耕地的动态监测;⑦开展农村农田、水利、林网、村庄综合整治。
【课堂反馈】
1B 2A 3A 4D 5B 6B 7A
8(1)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 松嫩平原 长白山地 (2)半湿润 小麦、玉米
大豆、甜菜 F (3)兴安落叶松 大庆
响
影
区
位
土壤
土地资源
北大荒将不再开垦荒地,并对已开垦的荒地
逐步 、 、 。
130°E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