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命题范围:物质的量
试卷满分100分(I卷50分 II卷 5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叙述中, 不符合化学史事实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
B.英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
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找到了元素的内在规律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
B.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红色的浓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3.关于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O3)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分子数之比为1∶1 B.原子数之比为1∶1
C.电子数之比3∶2 D.物质的量之比2∶3
4.Na2O和Na2O2在下列哪些性质上是相同的( )
A.Na2O和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
B.与盐酸反应所观察到现象
C.长期置放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
D.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所观察到的现象
5.在10﹣9m~l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OH-所含电子数为10NA
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1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2NA
D.14 gCO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7.将一小块钠放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不会出现浑浊的是( )
A.硫酸钠溶液 B.氯化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
8.生活中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石蕊 B.硝酸银
C.氢氧化钠 D.氯化铝
9.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单质之间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Fe3O4 B.Na2O2
C.CuCl2 D.FeCl2
10.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B.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质量之比为16:17
D.密度之比为17:16
11.下列化学用语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一致的是( )
A. Co—1个一氧化碳分子
B.3Fe3+—3个亚铁离子
C.2SO42﹣ 2个硫酸根
D 4N2——4个氮原子
12.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 )
A. 60g B. 80g C. 90g D. 120g
50634904222751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14.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图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植物油有关
乙可探究燃烧是否与氧气有关
D. 乙可探究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15.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荣获了诺贝尔奖。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表彰他及其团队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g/mol
B.青蒿素中C、H、O的质量之比为15:22:5
C.标准状况下,1mol青蒿素的体积约为22.4L
D.1mol青蒿素中含11molH2
96202546609016.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X的化学式是HCl
D.图甲所示物质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是14:71
17.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新制的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有漂白性
18.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① 0.2 mol H2SO4 ② 0.7 mol NH3 ③ 11.2L(STP)CO2 ④ 9.03×1023个H2O ⑤ 4 g He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④⑤③ C.②④①⑤③ D.④②③①⑤
19.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B
除去NaCl和Na2SO4
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C
检验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D
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479298033401020.下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浓H2SO4
B.饱和NaCl溶液
C.浓NaOH溶液
D.石灰乳
2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A.Fe和HCl B.Ca(OH)2和CO2 C.Na和O2 D.C和O2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23.下列实验安全措施有错误的是( )
A
酸(碱)溅进眼睛里
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
酒精洒在桌上燃烧
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
误食重金属盐
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
D
水银温度计打破了
立即清扫,把玻璃片和水银收拾到家里垃圾桶里
24.下列各组物质中,依次属于单质、酸、盐的一组是( )
A.氢气、硝酸、碳酸钠 B.氧气、盐酸、氧化钙 C.冰、熟石灰、食盐 D.铜、烧碱、石灰石
25.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 )
376428040005A. 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 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D. 属于碱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50分)
26.(1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的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
538162576200①钠的某些物理性质;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取用一小块钠,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仪器。若此钠块有极少量被氧
化,则测出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很多,不同的现象证明不同的性质。
①能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钠的熔点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乙同学为避免由于行动不够迅速产生偏差,又建议在集气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煤油,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5)、①"84"消毒液的在空气中的漂白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②漂白粉的制备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吹气“生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滴水生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实验室中现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产生的气体D是(写化学式,下同)________。
(2)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滤液F呈蓝色,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
(4)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验证氯气性质的装置(其中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 ↑ +2H2O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也是安全瓶,目的是监测实验进行时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装置C中发生堵塞时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買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装置C中I、Ⅱ、Ⅲ处依次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填序号)
序号
I
Ⅱ
Ⅲ
a
干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湿润的有色布条
b
湿润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干燥的有色布条
c
湿润的有色布条
无水氯化钙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装置D作用是____________,则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5分)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线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填“a”、“b”或“c”).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0.(8分)取3.9 g Na2O2溶于水中完全反应后形成250mL溶液,试计算:
(1)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所得溶液的浓度c(提示:c=n/V)。
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B 2.B 3.B 4.C 5.B 6.A 7.A 8.D 9.D 10.C 11.C
12.B 13.C 14.B 15.A 16.D 17.D 18.D 19.D 20.B 21.A 22.B 23.D 24.A 25.D
26.(19分)
(1))2Na+2H2O===2NaOH+H2↑(2分)
(2)小试管、酒精灯 (2分) 偏大(1分)
(3)①钠浮在水面上(2分) ②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2分) ③溶液呈红色(2分)
(4)避免因动作迟缓水分随氢气逸出而带来的误差(2分)(5)①NaClO+CO2+H2O=NaHCO3+HClO (2分)
②2Ca(OH)2+Cl2=CaCl2+Ca(ClO)2+2H2O (2分)
③2Na2O2+2CO2=2Na2CO3+O2 (2分)
27.(8分)
(1)CO2(1分)
(2)Na2CO3、Cu(1分) CaCl2(1分) CaCl2和Na2CO3会发生反应(2分)
(3)HCl、CuCl2(1分)
(4)CuO+2HCl===CuCl2+H2O或Cu(OH)2+2HCl===CuCl2+2H2O(2分)
28.(11分)
(1)除去制取出气体中的HCl,并且降低Cl2的溶解度,使更多Cl2通入后续装置(2分)
(2)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2分) (3)c (2分)
(4)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1分) NaOH溶液 (2分) 2NaOH+Cl2=NaCl+NaClO+H2O(2分)
29.(5分)
(1)Fe3O4(1分)
(2)b(1分)
(3)Fe3O4+3H2SO4====Fe2(SO4)3+3H2O(2分)
(4)减小(1分)
30.(8分)
(1)0.56L(4分)
(2)0.4mol/L(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