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四)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玉树7.1级地震突如其来,宁静的小城在重创( )之下一片狼藉。尘土满面的孩子,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xū( ),模糊的图像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答案:chuāng 墟
﹒
2.对下列词语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B.窥探:打探。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C.谕告:告诉,使人知道。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D.枯槁:(草木)干枯。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
到任何损伤。
【解析】选B。B项中“窥探”的正确含义是“暗中察看”。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专家预计2010年的房价不会高台跳水。(高台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B.网络曝光的“楼歪歪”“楼倒倒”等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豆腐渣工程:比喻质量很差、极不坚固的建筑工程。)
﹒
﹒
﹒
﹒
﹒
﹒
﹒
﹒
﹒
C.今年元旦以购书为主要形式的文化消费成为了假日经济的黑马。(黑马:比喻在比赛或选举等活动中出人意料获胜的竞争者。)
D.游戏终归是游戏,是无聊之人打发时间的最好选择,现实生活才是美好的,坚决不能做网虫。(网虫:沉迷于网络成瘾的人。)
【解析】选A。“高台跳水”在本句中为房价大跌的意思。
﹒
﹒
﹒
﹒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字)(3分)
新华网北京2010年2月7日电(记者刘石磊) 一个国际研究项目日前发布研究结论,北极变暖的速度要快于科学家此前预期,北极海冰融化速度正在加快。考察发现,北极地区变暖速度远快于预期。照此速度,北极将在2013年至2030年出现夏季无冰现象,比此前预期的2050年大大提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科学考察发现北极变暖速度快于预期时间。
5.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标志的构成。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
6.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福音,但也制造了一些麻烦。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8分)
材料一:作为互联网(Internet)最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为人们查找资料、搜寻素材提供了莫大的方便。但是,“百度”信息庞杂,真伪混淆,用“百度”做学问必须谨慎。
材料二:①目前,网络上有一种写作软件可助人写作。
②你只需把想到的创作原材料输入,经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写作思路就会渐渐清晰,作品的框架就建成了。
③它完全符合文艺创作。但是,它最根本的不足在于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④防不胜防的各种电脑病毒会使电脑系统瘫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伤心,一些黑客也在网络上搞破坏,甚至擅自进入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核心领域,非法窃取重要信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1)从上述几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互联网有利有弊。(或:互联网是把双刃剑。)
(2)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文意贯通流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禁锢丰富想象力的发挥、限制鲜活思想情感的表达和鲜明个性的张扬。
(3)对“Internet”的翻译有两种——“因特网”和“互联网”你更倾向哪一种 为什么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因特网”。“因特网”的翻译简洁易记,但仅是音译。示例二:“互联网”。“互联网”是意译,凸显网络特点,使人一目了然。
(4)上述材料中标序号的句子里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它完全符合文艺创作”句后加“的思维”(或“的规律”)。
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伤心”一句中,“伤心”改为“烦恼”(或“痛苦”等)。
7.枯叶蝶保护自己的具体方式是怎样的?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有关语句的能力。阅读全文,枯叶蝶保护自己的具体方式可以用第③段的有关语句回答。
答案: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8.“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地绝灭了”一句中的“因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回答此题,要从这句话向前找答案,“因此”指的是前一句中“国家的禁止”。
答案:国家的禁止
9.第⑤段“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一句中两个“装假作伪”分别指谁的行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里的“装假作伪”的行为,前者指人的,后者指枯叶蝶的,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装假作伪”者的憎恶,对真善美的渴望。
10.读完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触?请简要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人不要装假作伪,尽管许多人都学枯叶蝴蝶“装假作伪”,但我们要表里如一,追求真善美,坦荡做人,显示真性。
11.从文中看,气候变暖会导致哪些极端天气事件频发?(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气候变暖会导致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1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列数字,作比较。作用:更加科学准确地说明了随着全球变暖,自然灾害次数递增越来越快。
13.第④段中“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中国南方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删掉。“主要”一词说明造成中国南方气象灾害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并非唯一,去掉后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概括第⑤段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了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危害。
15.联系生活实际,根据你所了解到的课外知识,说一说全球变暖还会引发什么后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过敏症状加重、动物向高处迁徙、湖水泄漏、冻土消融、山脉反弹、森林大火、卫星越转越快,等等。
1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也可以用“我们能永不疲劳吗”作为本文的题目。
B.第③段“心脏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约为3∶5”中的“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⑤段“揉揉”“伸伸”“远眺”“席地而坐”等词语的运用,增添了本文语言的生动性。
D.文末亨利·福特的话,意思是指休息比工作更加重要。
【解析】选D。文末亨利·福特的话,说出了工作和休息的辩证关系,并非指休息比工作更重要。
17.简要概括疲劳产生的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体内的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物质的积累达到一定数值时,人体就会疲劳。
18.简要分析第③段运用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列数字说明方法及作用的把握。结合内容理解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的准确性。
答案:一是清楚、准确地说明了心脏工作量巨大,二是清楚、准确地说明了心脏永不疲劳的原因之一是它休息时间比工作时间长。
19.第④段中泰勒博士的实验说明了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劳逸结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疲劳之前休息,就不会疲劳。
三、写作(40分)
20.常怀感激之心,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当你饥饿难耐,放学回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你为一个学习问题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拨,让你豁然开朗;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交车,司机把已经关上的车门重新为你打开……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意过吗?感激过吗
请以“常怀感激”为题写—篇作文。
写作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选材得当,层次清晰,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不得套写、抄袭;(4)字数在600字左右。
【写作提示】以“常怀感激”为题进行写作不会有太大困难,只要冷静地想一想,我们每天都会得到来自亲友、师长、同学和许许多多善良人的关爱与帮助,而且是不图回报的。也许由于事情太小、太不起眼,才使我们熟视无睹,甚至认为理所当然。如果我们常以感激的情怀面对这些关爱,就会让你怦然心动,并以同样的爱心回报别人。注意要在“情”字上下工夫,注重挖掘深度,精选题材,以小见大寓真情。如可以对老师(父母、同学)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愉快的交流、一回耐心的辅导等表示感激,用生动的笔触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