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01 16: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练习十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比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好地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
2.使学生巩固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更灵活的掌握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积累丰富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熟练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中的总量、部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比,学过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巩固比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交流提升
1.交流“练习十”第4题。
(1)根据“母鸡和公鸡只数的比是4:3”指名学生回答。
提问:①母鸡占公鸡只数的几分之几?②公鸡占母鸡只数的几分之几?
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
(2)根据“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5:11 ”指名学生回答。
①男生和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②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③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出:比和分数是有联系的,比的前项、后项可以看成是份数之间的比,用份数表示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
2.交流“练习十”第5题。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师:这里的总数量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指出:这一题是知道了总量和部分量的比再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首先要找总数量,如果缺少总数量,要根据已有的知识,找出与比对应的总数量,再按比例分配求出结果。(板书:总量、部分量的比)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习十”第6题。
先解答410克药水中,药粉和水各有多少克?再解答书上两个问题。
说说与补充问题条件有什么不同,怎么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说说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理由。
比较三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师:这是一道知道了( )和( )的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板书:部分量、部分量的比)
2.完成“练习十”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解题方法。
(1)知道了总量和部分量的比如何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知道了部分量和部分量的比如何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完成“练习十”第8题。
让学生说出每个问题是求的什么?是已知( )和( )求( )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再进行比较,让学生能熟练找到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条件及方法。
4.完成“思考题”。
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5.拓展训练。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2∶3,那么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将40厘米按比例分配,可让学生检验。
引导学生寻找错误原因。
追问:怎么改就可以了?
得到两种方案:(1)先将周长除以2后再按比例分配;(2)先把40厘米按比例分配,算出两条长和两条宽各是多少,再分别除以2,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各是多少?
如果把该题中的“周长40厘米”改成“面积是40平方厘米”呢,又该如何计算?
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周长40厘米与面积40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6.完成“动手做”。
让学生自己按要求动手完成,在动手的过程中填好表格,发现规律。也可以分小组进行完成,有的学生可能独自完成不了,也可以在小组交流中获得知识。
7.完成拓展题。
把一个三角形按要求分成两部分,如何分?
(1)分成面积比是1:1
(2)分成面积比是1:2
在纸上先画一个三角形,再分别按照上述要求分一分。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设计
1.配置一种药水,水与药的比是5:3,现在有药水2400克,那么药有多少克?
2.配置一种药水,水与药的比是5: 3,现在有水2400克,那么药有多少克?
3.配置一种药水,水与药的比是5: 3,现在水比药多2400克,那么药有多少克?
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
总量、部分量的比
部分量、部分量的比

教学后记: